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奋力“织”就锦绣图景

——巩义地毯产业巡礼

说起河南首个“千亿县”巩义市的制造业,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三大主导产业——铝精深加工、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其实巩义还有一个产业在业内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就是地毯产业。

据统计,2024年巩义市地毯产能达4700万平方米,占全国机制地毯总产量的15%,年销售收入突破5.2亿元,产品远销30余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中国机制地毯产业重镇,巩义市正以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和集群发展为核心引擎,推动传统地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书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鲜活样本。

巩义地毯越织越“大”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以华德地毯为代表的第一批企业开始探索机制地毯生产。

华德地毯是全国最大的机制地毯生产企业之一,自1986年建厂以来,始终是行业“风向标”。如今,它拥有全球领先的织机90余套,年产能超2000万平方米。

如今的郑州华德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是一家集地毯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其产品种类广泛,涵盖家居、酒店等多个领域,曾被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国家歌剧院、国家体育场等知名场所选用。

2024年10月,该公司积极实施设备更新行动,投资购入了单纱控制提花织机,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进一步丰富了产品序列,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该公司生产事业部经理马少杰告诉记者,单纱控制提花织机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能耗低。“传统的同类型织机生产车速在每分钟400转左右。新上的这台织机车速达到每分钟900到1000转,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多”。此外,传统的提花织机只能做小循环的图案设计,新设备可以在4米幅宽内做任意的图案设计,以满足不同场所的设计需求。“新设备的送纱系统,纱线喂入更加精准,生产的毯面也更加细腻。”

随着华德地毯的做大做强,机制地毯产业在巩义落地生根,在当地衍生出6家机制地毯企业,逐渐形成了机制地毯生产聚集地。

在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美朗地毯有限公司厂区内,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的15台簇绒织机正在高速运转(如图)。“这条生产线是去年刚上的,从速度到印花水平都有了大幅提高,现在我们企业的年产能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该公司生产总监喻强告诉记者。

据统计,目前巩义市6家地毯企业年产能达4700万平方米,占全国机制地毯产能的15%。随着河南永晖地毯10.2亿元项目落地建成,预计巩义市总产能将提升至6700万平方米,集群优势进一步凸显。

新赛道上织出新“花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地毯已经不仅仅是“地面装饰品”,而是正在成为智能家居系统的一部分、绿色建筑材料的典范和文化创意产品的载体。巩义地毯行业积极应对,在转型升级中寻觅新商机。

消费升级带来新需求。当前,全屋软装风潮兴起,家用地毯配套率达25%,年需求增量超1.2亿平方米。抗菌、防污、防螨等功能性地毯成为市场新宠,销量年均增长超40%,这为巩义地毯企业扩大销量提供了新的契机。

技术的革新也有力助推了产品的升级迭代。位于巩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凯辉实业有限公司,率先引入了高清数码印花。走进该企业,刚建成的数码印花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一批批印制精美的地毯通过流水线一次成型。“以前一天只能出2000平方米,现在提升到10000平方米,而且图案清晰、定制灵活。”凯辉实业总经理助理何运贤介绍说,2024年公司营收达1.35亿元,同比增长7.5%。

华德地毯则正在研发智能感应地毯,可实现温控、人体识别等功能。难怪有巩义地毯企业负责人说:“我们现在不是在做地毯,是在做‘软体科技’。”

抱团发展做强区域品牌

“这个行业拼的不光是机器和工艺,拼的更是品牌。”在采访中,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巩义地毯要实现由“产量大”向“品牌强”的跃升。

为此,行业协会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记者了解到,华德地毯作为中国地毯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正牵头联合多家企业开展团体标准建设、组团参展、海外推介等活动,推动整个行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

“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共享、平台共建,把巩义地毯打造成全国机制地毯‘第一品牌’。”巩义市地毯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巩义地毯企业目前已与多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围绕智能地毯、环保材料等开展联合攻关。

在转型中突围,在竞争中蝶变。巩义地毯产业正在走出一条技术驱动、智能制造、品牌引领、开放发展的道路,奋力“织”就发展锦绣图景。

记者 谢庆 文/图


编辑:宋雨馨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