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大家准备去哪里玩?其实,在我们休闲娱乐的时候,依然有“人”负重前行,它不仅指每一位坚守岗位的人,还有一个神奇的存在——人工智能(AI)。

打工人过节,AI“打工人”可不过节。它全天候在线,俨然一名不知疲倦的“超级员工”。

出门旅游,科技赋能“诗与远方”。比如,AI能帮游客制定出行规划,从出游路线、酒店选择,到餐饮推荐、穿搭推荐,都能按照个性化需求“一键生成”;也能协助推进景区智能化管理,除了实时监测客流量,还在智能导游系统、智能助行外骨骼设备等方面“大显身手”;在一场场科技研学活动中,它带领我们踏上奇幻与知识的征程,领略技术的无限可能。

即便足不出户,它也能带你“赛博旅游”,无论是戴上VR眼镜畅游虚拟世界,还是为“精装朋友圈”修图打卡,AI都能带来别样的“参与感”,为生活提供便利,也为假期增添不少乐趣。

旅游、医疗、餐饮……AI带来许多改变和惊喜,在各行各业掀起“变形记”。越来越多的工作交给AI,并非取代人力,而是更好地将我们从繁琐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我们出去玩、放心玩。

当然,AI是个“实在人”,能做的不推辞,做不到的也不强求。加载不出来或直言“理解不了”,常常让使用者无奈一笑。任劳任怨的AI“打工人”,变成了主打陪伴的“情绪搭子”。

的确,那些人情世故、意外的巧遇、初次的探索、灵活的变通,还需要我们自己拿主意。就像详细定制的路线,也许不及偶然踏入的小巷美丽;扫码听讲解,也许不如与当地人聊天更有滋味。AI引领我们向前,但我们不能被牵着走。

说到底,AI“打工人”再厉害,可能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一样有局限,一样需要时间成长。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它正在重塑职场、改变生活、转变思维。

当今时代,重新审视劳动的意义,不应仅满足于创造财富,更要让每一名劳动者从劳动中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与其“没苦硬吃”,不如充分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幸福,关注于人本身的自我实现。

向劳动者致敬,为劳动者减负,善用AI劳动,把假期留给自己。技术的真正善意,或许就在于它甘愿充当劳碌的替身。与其打鸡血“累并快乐着”,不如拥抱时代、善用科技,让劳动回归生活本源。

这样的“五一”劳动节,不仅是尊重和赞美劳动的节日,也是抚慰和鼓励每一位劳动者的最好的节日。(正观评论员 韩静)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任思凝
二审:陈若松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