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盘,在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惠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升我省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11月2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河南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支持民营经济融资的有关情况。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10月末,全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22961亿元,同比增长5.9%,较年初增加1294.3亿元;全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余额4074.4亿元,同比增长39%,占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比重达到35.2%,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全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0.6个、0.5个百分点;全省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余额4209.5亿元,同比增长9.7%;全省金融债券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余额679.2亿元,同比增长12%,有力扩大了民营企业资金来源。
持续推动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
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会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一道,持续推动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全力支持我省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取得积极成效。
强化政策传导,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货币金融环境。制定《关于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 做好五篇大文章 服务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信贷投放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保持全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适宜的资金环境;紧密围绕《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政策落实,会同河南金融监管局、河南证监局等六部门印发《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推动信贷资金持续向民营经济汇聚。
加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牵引带动信贷资金投放。用足用好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持续增加对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截至10月末,全省今年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1092.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投44.7亿元,为民营经济贷款投放提供充足的低成本资金保障。发挥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正向激励作用,已累计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激励资金7.35亿元,直接撬动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投放898.7亿元。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快落地,促进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养老等领域信贷投放增量扩面。截至10月末,全省累计使用上述工具支持发放贷款约691.4亿元。
推动创新优化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工作质效。以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效果评估为抓手,定期监测、评价、通报,督促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扩大对民营经济的贷款支持。同时,发挥好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以及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用,推动郑州郑好融征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企业征信机构资质,为金融机构发放信用贷款、拓宽企业融资抵质押物范围提供有力支撑。配合河南金融监管局、省发改委加快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扩大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投放。
加强利率政策传导,切实降低民企融资成本。为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红利及时传导至我省民营实体,在银行负债端,引导中小金融机构分批跟随下调存款利率,为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创造空间;在银行资产端,引导金融机构提升贷款精细化定价水平,对民营小微企业实施定价优惠。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融资,有效拓宽民企融资渠道。聚焦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瓶颈,制定《银行间债券市场工作手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推动金融机构积极为省内优质民企承销发行债券,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增强资金实力,更好地支持我省民营经济重点领域。
全覆盖、无盲区对民营小微企业开展精准对接
“做好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是金融系统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的重要体现,也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必然要求。”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将推动全省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快见效、见实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持续加大资金供给。加快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落地见效,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量+结构”双重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树立“一视同仁”理念,明确服务民营经济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提升民营贷款的规模与效率。
二是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完善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配合发展改革、金融监管等相关部门统筹推进“万人助万企”与“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覆盖、无盲区对民营小微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引导创新专属金融产品,合理满足不同规模、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性。
三是持续凝聚支持合力。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合力推动上市培育、债券发行、减税降费、融资担保、信用体系建设等惠企政策落实,形成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行业政策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效能。
(正观新闻记者 安欣欣)
编辑:宋雨馨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