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1月8日起,郑州交警、城管部门联合,对违法停车交通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近段时间以来,郑州市区很多路段存在严重违法停车现象,有的路段停了两排甚至三排车,双向仅剩一个车道,经常造成交通拥堵;有的车辆在路边长期停放,占用公共资源;有的车辆占用非机动车道,侵占非机动车路权,非机动车只能在机动车道行驶,易引发交通事故。乱停车一旦影响消防车、救护车等急救应急任务,将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目前春节临近,群众出行活动密集,郑州交警不断接到市民群众和媒体反映,纷纷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管理,还路于民。
从1月8日起,郑州交警、城管部门联合开展行动,对违法停车行为将采取拖移、贴条、电子监控抓拍等措施进行专项治理。
郑州交警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要依法行车,文明停车,共创安全、和谐、文明、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围绕“畅通郑州”目标,两年打通115条“断头路”
建议鼓励“短停快走”,提高道路停车位周转率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近年来,该部门紧紧围绕市区道路畅通中存在的“堵、难、乱”现象,聚焦“畅、序、便”,从工程项目谋划、资金保障、停车差别化收费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提质破局。
围绕“畅通郑州”目标,市发改委为加快推动快速路网系统、桥隧工程和支线路网打通工程建设,将二七广场隧道、金水路中州大道综合改造、彩虹桥新建工程等道路列入建设计划,推动各项工程按时间节点建成通车;配合城建、城管部门推进市区两级城市路网改造,市区两级累计完成“一环十横十纵”城市路网改造137条;梳理市区道路积水点、“断头路”等有关情况,2021年65条、2022年50条“断头路”完工通车,有效缓解了区域交通压力。
此外,为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发改委简化项目审批程序,统筹做好资金支撑,有力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同时组织相关单位争取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资金、省财政配套等资金支持。
多位专业人士认为,鼓励“短停快走”,提高道路公共停车泊位周转率势在必行。据统计,目前,市区道路内停车泊位日均周转0.99次,部分区域日均周转不到0.5次。同时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机动车大幅增加,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痛点。利用价格杠杆鼓励“短停快走”,提高公共停车泊位周转率,缓解停车资源供需矛盾已经势在必行。
深挖资源,多渠道推进停车资源有效供给
郑州去年新增停车泊位59.3万个
停车场里无人停,路边停车秩序混乱。居民下班停车往往要在小区周边临停路段不停“绕圈”找车位。为解决“车位缺口大、停车难”等问题,郑州市城管局按照“新建、共享、盘活”三种方式,实现停车资源的有效供给。
新增、盘活停车位
以前二七区环翠路片区,无序停车破坏绿化带、随意停车阻碍居民通行等现象严重。通过“盘活”现有停车资源,这些现象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停车不用抢、不用挤。
在该片区整治过程中,居民对停车贵、执法力度轻等问题反映强烈。市停车服务保障中心与嵩山路办事处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统筹入住率、机动车保有量、停车位总数、停车缺口数、违停车辆数、可挖掘资源等,平衡收费标准和出租数量的关系,最大限度实现停车资源共享、停车价格惠民,截至目前共办理租赁车位1125个。
新增则是充分利用城市闲置或“边角”土地等现有资源增加停车位供给,实现区域停车资源的供给平衡。郑东新区利用河南省政务服务中心北侧闲置土地建设停车场,实现“有场可进,有位可停”。停车场规划停车位489个,对办事车辆提供2小时免费停放服务,解决了办事群众的停车需求。经开区合理使用“边角余料”,在第三大街与经南五辅路交叉口西南角新建582个停车位,辐射周边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明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周边社区。
共享停车资源提升泊位利用率
既有“盘活”、新增泊位供给的“加法”,还有共享资源提升泊位利用率的“乘法”。写字楼、商超等经营性车位夜间闲置率高,为提高停车资源的利用效率,市、区停车服务保障部门协调停车场经营者错时开放,协调共享泊位60424个,目前已上线55744个。
推进停车资源的有效供给是市政府明确的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根据方案,由市城管局牵头,按照“新建、共享、盘活”三种方式,实现停车资源的有效供给。据统计,2023年全市共新增停车泊位59.3万个,其中新建15.3万个、共享11.6万个、盘活32.4万个。
(正观新闻记者 胡成玉 侯爱敏 谷长乐)
编辑:高畅韵
二审:李记波
三审:王长善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