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袭来的新冠疫情,让城市再次按下了慢放键,也打乱了大家的生活节奏。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像寻医买药、食品供应等一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何解决,既是对城市治理水平的一次大考,也是一个城市温度的体现。1月9日12时,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正观新闻“郑在抗疫·应急求助平台”正式开启,搭建起守望相助、协力战“疫”的互动平台,点对点为市民解决生产生活的难题,接受疫情防控的合理化建议。“你有所呼,我有所应”,一帮到底,疏解了民生痛点,给抗疫工作提供了更多温暖的力量。
这条求助迅速得到了回应。这是1月9号郑在抗疫·应急求助平台刚开启后收到的一条求助信息,内容是关于郑州市中小学生上网课期间如何能够快速接受核酸检测,保证检测学习两不误。
1月10号,全市上网课的第一天,学生和家长们惊喜
这里就是郑在抗疫·应急求助平台的后台工作场景,平台设置了疫情政策、交通出行、寻医买药、学生教育、食品供应、健康码问题等多个求助类别。
来自郑州全媒体旗下的60多名记者、编辑、技术和行政人员化身接线员、记录员、协调员等,对收到的求助信息进行分类、核实,第一时间送达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再由指挥部交付各部门和各县市办理。
截至1月13日中午12时50分,郑在抗疫·应急求助平台共接收求助信息6113条,其中疫情政策类1629条、交通出行类924条、寻医买药类790条、健康码问题类823条、学生教育类208条、食品供应类242条。截至目前,共处理信息5646条,其中紧急交转办理“急、难、愁、盼”信息129条。群众遇困时问出的种种“怎么办”,迅速变成了“一键解决”、“郑在办”。
“助困”是城市抗疫重点工作,郑在抗疫·应急求助平台既让我们看到了郑州抗疫的“硬度”,又充分展现了郑州抗疫的“温度”,平台上线以来,多次登上热搜,受到了央视等主流媒体的肯定,众多网友也纷纷点赞。
人民论坛网两次发表评论《疏解民生痛点,“郑在办”具有示范意义》、《抗疫“应急求助平台”提供温暖的力量》,同时高度评价正处在抗疫关键时刻的郑州:2021年7月以来,郑州遭遇洪水、疫情连番冲击,此时又面临新一轮疫情挑战,但“郑在抗疫”模式告诉我们,郑州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支持。疏解民生痛点的“郑在办”意义,值得更多城市领会。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政策用心、服务贴心,真正暖民心。“郑在抗疫,一帮到底!你有所呼,我有所应!回应群众需求、疏解民生痛点,彰显的是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是对市民的关爱、责任与担当,也是践行网上群众路线、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好体现。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据郑州广播电视台新闻客户端)
编辑:胡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