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2个,3个……”2021年9月28日,一段7岁独臂男孩努力学习跳绳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小主人公悠悠奋力扬起绑在左手臂上的跳绳,从最初只能跳1个、2个,到后来可以连续跳4个、5个,悠悠努力完成着每一次的跳跃,即使手臂摩痛了,他也只是轻轻揉一下,而后又继续投入自己与跳绳的“战斗”。
悠悠的视频感动了不少网友,9月29日,正观新闻记者对悠悠妈妈进行了采访,并发表了《7岁独臂男孩忍痛练习跳绳:别的小朋友都会的,我也可以 》的报道。如今,事情已过去近3个月,悠悠最近的状态怎么样呢?12月31日,悠悠妈妈接受了正观新闻记者对她的年终回访。
正观新闻:过去几个月悠悠的生活状态怎么样?
悠悠妈妈:挺好的,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正观新闻:最近悠悠在做些什么?又有了什么新的爱好吗?
悠悠妈妈:上个月我们受邀央视《越战越勇》去录制节目,感觉特别好,因为悠悠勇敢的上台了,他向所有人介绍了他自己。
然后就是按部就班上下学,每天放学后完成每日计划,经常练跳绳、上美术课和音乐课,这些是在网上报的。
新的爱好是学魔术,有一个魔术老师看到悠悠的视频特别感动,他想帮助悠悠,想让悠悠的那只手,变成让别人都羡慕的手,想让他的劣势变成优势,关于这点,我们非常感动,非常感恩。
正观新闻:当时悠悠跳绳的视频引发网络关注,现在悠悠的跳绳技术怎么样了?
悠悠妈妈:现在悠悠跳绳已经很熟练了,他最少能连续跳七十几个,最多的没数过,就那种一直跳一直跳,已经完全掌握跳绳技巧了,有时晚上他也会拉着我们一起跳,说锻炼身体。
正观新闻:当时被媒体关注之后,对悠悠或者对您有没有什么影响呢?
悠悠妈妈:有影响。被媒体关注后,很多网友发来祝福和鼓励,对悠悠的激励非常大,有很多网友留言说每天都会带着孩子来看悠悠的视频,本来不想学奥数的,看到悠悠那么努力,决定继续学,这些评论悠悠都会看,他比以前更加努力了,他意识到,他的努力可以给别人带来力量。
对我们的影响就是,在悠悠身上看到了更多可能,我们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
正观新闻:回顾2021年,您觉得悠悠有了哪些成长呢?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
悠悠妈妈:首先他上一年级了,他能和新同学们玩成一片,社交能力提高了,而且也越来越有上进心。比如他做计算,同样一张题目,昨天花五分钟做完,那今天一定要少于5分钟,每天都要比昨天的自己进步,这也是我们一直引导的。悠悠做事比较有毅力,心态也特别好。上一次学校举办亲子运动会,可能很多人看到了他在地上爬的那个视频,那个项目他手上的皮都擦破了,但他自己很开心,因为在悠悠眼里只看结果,过程苦不苦根本不重要,他觉得他和大家一样,都完成了。当时震撼到我的,还有另外一个项目,就是100米赛跑,本来他是4个孩子中跑得最快的那个,大家都看好他会拿第1名,可当时因为没有拉红带子,他不知道哪里是终点线,就在终点线前面的蓝色线停下来了,当时我们都觉得很遗憾,稳稳的第1名没了,因为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参加运动会,不过,让我们惊讶的是,悠悠很坦然地说:没关系,这次我是不知道终点线在哪,下次一定能拿第一名。
正观新闻:新的一年,您有什么新年计划吗?
悠悠妈妈:有很多计划。首先,想带他去滑雪,让他感受冬天的乐趣,悠悠已经和我们说了好几次,前年带他去滑雪,他一会儿就学会了,那年他五岁,是他第一次滑雪。另外,我们也计划带悠悠参加马拉松,锻炼他的意志力,当然,我们会陪他一起跑。为了这个计划,我们周六日会带着他跑步,不断拉长里程。还有就是学演讲,我希望他有一天能够站在台上,向别人讲述他的故事,讲述坚持的力量,给更多人带来信心和勇气。
记者手记
2003年,在炮火连天的伊拉克战场,水均益现场报道的画面让当时读小学三年级的我为之震撼;2010年,偶然看到冯韵娴的报道,镜头前的她,穿着防弹背心、戴着头盔、拿着话筒,美得不可方物。于是,2019年,研究生毕业的我,毅然选择了记者这一职业。
记者对我意味着什么?这是很多认识我的朋友都曾问过我的一个问题。记得上学时曾读过一本书,书名和作者我已记不太清楚,但书中的一句话至今令我印象深刻。“无边无际的难民队伍从我身边经过,每隔几分钟我就会放下相机和他们打招呼,许多人朝我微笑,叫我‘萨哈菲亚’。这就是我的身份,我的执念。”我想,这也是我的答案。
2021年8月,在结束了一系列借调工作后,我加入了特稿中心,正式成为了一名特稿记者。回顾过去在特稿中心的四个多月,有初来乍到时的恐慌,有苦苦寻找线索却依然一无所获的苦恼,但更多的是看到一篇篇署名文章发布后的开心与激动,是完成一篇篇特稿后满满的成就感与自豪感,更是收获一篇篇10w+、100w+、1000w+稿子时的欣喜与满足……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的2021,我想,那便是“成长”。
这一年,特稿中心正式开启了我的记者生涯。在这里,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有暴雨时创建“救命文档”的22岁女大学生李睿,有拍摄欢乐视频的29岁癌症晚期女孩霍九九,还有忍痛练习跳绳的独臂男孩悠悠……他们的故事深深感染着我,也让我重新思考着“记者”这一职业的责任与使命。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转眼间,艰难又温暖的2021年已经过去,崭新又充满希望的2022正向我们阔步走来。在新的一年里,我愿继续与正观一起,收获更好的自己,奔赴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
统筹:石闯
编辑:程子鑫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