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秦华 文/图)10月31日上午,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自主策划主办、荣获“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入选项目”的《从石间到纸上——唐代石刻拓本书法研究与创作展》(郑州站)在河南省美术馆一楼1号展厅开幕(如图)。

据介绍,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依托十三朝古都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长期致力于金石碑拓的收藏、保护与研究工作,拥有丰富的周秦汉唐直至民国以来的重要金石碑帖拓片。此次展览精选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唐代石刻书法拓片110余件,同时特邀11位当代书法家创作临摹作品,形成“传统藏品+当代创作”的丰富展陈体系,整体构建了从历史文献到艺术展示、从传统经典到当代转化的完整叙事。

展览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贞石证史——唐代石刻书法的历史脉络”为文献部分,梳理了碑刻书法与书法拓片的历史渊源,阐释其多重文化价值,介绍了从“石间”到“纸上”的刊刻与捶拓工艺,并重新审视唐代“尚法”书学理念的历史流变与核心观点,可以看出唐代书法既尚法又蕴含无限生机和自由多变的个性特点。

第二板块“法度气象——唐代书体的范式流变”是藏品部分,以楷、隶、行、篆四种书体为主线,以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历史分期为轴。展品中有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楷书大家的典范之作;韩择木、史惟则、卢元卿等人的唐隶精品;李邕、张少悌的行书开拓之作;风格多样的志盖篆书。这些拓片既有官刻碑志的严整精工,也有民间书刻的率真质朴,全面展现了唐代书法多元并存的繁盛面貌。

第三板块“古韵今声——当代书法的临古与创变”旨在“以古启今”,将视角延伸至当下。特邀请11位书法家以唐代碑志为范本进行临摹或创作,展示出从摹古到出新的实践过程。不仅是向经典致敬,更希望直观展示书法艺术在当代的生命力与转化路径,引发“我们如何向唐人学习”的思考。

与此同时,“拓印演示”“寻找隐藏的汉字”“有趣的汉字”等多个公共教育活动也在展厅同步开展,吸引了大量观众积极参与。

当天下午,还举办了题为《金石学的源流与当代价值》专题讲座,通过翔实的案例分析和深刻的理论阐述,带领观众深入领略唐代碑拓的艺术魅力,并深刻理解金石学的传统内涵。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1月23日。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