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初霁,久违的阳光洒在巩义小关镇南岭新村的盘山公路上。沿着山路前行,我们要去探访一棵在石缝中站立了千年的生命——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开山榆”的山榆树。

转过最后一个山弯,震撼的画面跃入眼帘:一棵参天古树从狭窄的石缝中破岩而出,根系如游龙盘绕,紧紧咬住山岩,树冠如巨伞撑开,在秋日晴空下投下一地斑驳。

△石缝中的山榆树

石破天惊:一道石缝里的生命传奇

“第一次见到这棵树的人,没有不惊叹的。”小关镇乡村建设办主任崔倍磊站在古树下,向我们讲述起“开山榆”的故事。

这棵千年山榆树高18米,胸径5米,树冠展开达20米,最神奇的是它每年都会自然蜕皮。“一块块旧皮如龙鳞般片片脱落,树皮呈鳞状,所以我们又叫它‘龙鳞树’。”崔倍磊说。

△掉落的树皮

关于古树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崔倍磊向我们讲述:“老辈人说,大禹治水成功后,这座石壁的缝隙里残留着一粒种子。它不甘永远埋在石缝里,拼命向着透进来的阳光生长,终于破石而出。”

正聊着,几位村民带着木棍走来,熟练地支撑在古树与石壁的接触处。“得经常检查这些支撑,”一位村民说,“不能让树枝把石头压坏了,这可是我们的‘镇村之宝’。”

△18米高的开山榆

你护着我长大,我陪着你变老

80岁的张元宗老人就住在古树下的石头窑洞里。说起这棵陪伴了他一生的古树,老人的眼里闪着光。

“那年大旱,山上的草都枯黄了,只有它还绿着。”他回忆,“开山榆的榆钱能吃,树叶、树皮、树根也能吃。我们取树皮磨粉,就靠它撑过荒年。”

有一年盛夏,全村人在树下乘凉,忽然觉得这棵树真像一条龙——正从石缝中游出,欲飞冲天。“你看那树皮上的斑纹,不就是‘龙鳞’吗?”

△龙鳞状的树皮

在村民心里,这棵树早已不仅仅是树,而是亲人。崔倍磊说:“村里有很多百岁老人,大家都觉得和树有关。其实更重要的是,这棵树守护了一代代南岭新村人。”

△村民自发用树枝撑起岩石

守护,是心照不宣的约定

树与石壁接触的地方,随处可见村民自发支起的木杈。“都是自愿的,”崔倍磊说,“怕时间长了,树枝把石头压坏,伤到树。”

这棵“开山榆”目前很健康,但因长在石缝中,加固保护一直是重点。十年前做过一次系统加固,未来还会持续保护。

△支撑古树措施

95岁的李奶奶常坐在不远处晒太阳:“这棵树护着我们村世代平安,如今又带来好日子。”她笑起来,脸上的皱纹像绽开的花。

张元宗还记得小时候听来的传说:村民向树求雨。“它呼一声,风来;再唤一声,雷鸣;第三声令下,大雨倾盆。”虽是传说,却藏着村民最深的感情。

△茂盛的树冠

老树新枝,照亮乡村振兴路

以古树为圆心,蝴蝶谷、九岭山、长寿山等景点如明珠串联。眼下正值金秋,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火,吸引着游客前来打卡。这些日渐成熟的旅游线路,正为南岭新村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十年前下山得走半天,”张元宗感慨,“现在水泥路通到村口,全变了。”如今,山下的停车场常停满旅游大巴,游客的笑声让山村焕发新生。

△南岭新村美景

古树见证着村子的变迁。现在,张大爷搬到了山下的女儿家常住,他说:“现在上山很容易了,一有空就回来看望他。”

如今的南岭新村,石屋窑洞变网红民宿,山货土产成抢手伴手礼。古树依然年年蜕皮新生,就像这个古老村庄在新时代焕发的生机。

△粗壮的树干

石缝里迸发的生命,不仅撑起一片天,更连起跨越时空的温情。这棵千年“开山榆”,正用它顽强的生命力,继续见证一个村庄的美丽蜕变。

夜幕降临,南岭新村的灯火次第亮起,映照着古树的轮廓,照亮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我们听着古树与村子的故事,不禁感叹——“郑州放晴了,开山榆‘笑’了,村里的游客更多了。”

△交错纵横的枝条

编者按

“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守护自然与文明的珍贵遗产指明方向。

2025年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部我国首部针对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行政法规,以法律的坚实臂膀,为“绿色国宝”筑起全方位守护屏障。每一棵古树都是活着的历史典籍,守护它们,就是守护文化根脉,延续文明薪火。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古训,在郑州这片热土上化作跨越时空的生命交响。从阡陌交错的农耕时代到钢筋森林的现代都市,郑州的古树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人,忠实地记录着城市版图的沧桑巨变。

中原网推出“古树长歌·根脉中国——寻访郑州古树”大型系列策划报道。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郑州的古树,就像去见一个久未谋面的老朋友,探寻它们所蕴含的岁月故事。

全城寻树

您家巷口可有会讲故事的百岁树翁?

一棵古树,一段往事,一腔乡愁

如您有古树线索可与我们联系

我们一起守护城市年轮

策划 | 张新彬

统筹 | 辛晓青

执行 | 赵宁 禹亚楠

撰文 | 张思沛 付智军

摄影 | 袁连贺

视频 | 杨飞

编辑 | 王淑

校对 | 李小辉

设计 | 陈任佳

特别鸣谢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局/郑州市园林局/郑州市林业局/巩义市小关镇南岭新村村委会

以及每一位热爱古树的市民朋友们~~~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