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览焦点:这个国庆假期,因被游客层层围堵至墙角、呼吸困难而无奈发声的“鸡排哥”李俊永,用一句“我人都要窒息了”的感叹,为当下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按下了紧急暂停键。这不仅仅是一个网红个体的偶然遭遇,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在流量与热度之下,公众行为失范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与人文缺失。
首先,事件的本质是个人基本权利与安全空间被过度挤压的典型案例。 “鸡排哥”作为一名劳动者,其工作场所本应是制作和售卖鸡排的档口。然而,当大量游客因猎奇、从众或对“网红”身份的兴趣而蜂拥而至时,他的工作空间瞬间演变为一个失控的“秀场”。被挤到墙角、呼吸困难,这已远超正常互动范畴,直接威胁到其人身安全。他的休息决定,并非矫情,而是一个普通人在承受巨大压力后最本能的自我保护。这提醒我们,无论一个人因何成名,其作为公民最基本的生命健康权与安宁权,都应得到无条件的尊重与保障。
其次,这场“窒息”闹剧是“围观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极端化体现。 在社交媒体推波助澜下,网红地、网红人物成为流量密码,吸引人们前去“打卡”。这种行为的动机,有时并非出于真正的欣赏,而是为了获取社交资本,证明“我在现场”。当人群在这种盲目从众的心理驱使下聚集,秩序便极易失控。个体的理性在群体无意识的洪流中被冲散,最终演变成一场只顾自己合影、不顾他人感受的无序追逐。这不仅给被围观者带来困扰,也埋下了公共安全的隐患,极易引发踩踏等安全事故。
最后,“鸡排哥”的遭遇呼吁一种更为成熟、理性的社会心态。 网友和媒体发出的“理性追星”呼吁,切中要害。这里的“星”,已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明星,而是所有进入公众视野的个体。健康的欣赏与支持,应建立在平等、尊重和保持适当距离的基础上。喜欢一个人,不应是以“爱”的名义去窒息他、打扰他,而是尊重他的工作和生活边界,让这种喜欢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正向的激励,而非一场“杀鸡取卵”式的消费。
“鸡排哥”宣布休息,是对过度追捧的一次无声抗议。希望这声“窒息”的呐喊,能真正唤醒公众的理性与共情。让我们在追逐热点、表达喜爱时,多一份克制,多一份对他人空间与安全的敬畏。只有一个懂得尊重个体边界的社会,其文化生态才能健康、持久地繁荣发展。否则,今天被“围堵”至窒息的是“鸡排哥”,明天就可能是我们身边任何一个被意外置于聚光灯下的普通人。

闻览红星新媒体中心
闻览红星新媒体中心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