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自驾旅游小记


5.荔波小七孔
荔波县小七孔镇因5A级景区小七孔而得名,镇子不大,群山环抱,而且下了高速即到,真是便利到家了。
按照西高东低的地势,我们从景区西门进入,这也是最佳的选择。水是小七孔的灵魂,伴着流水顺势而下,水量也越来越大,瀑布景观也越来越美,景点之间有摆渡车做衔接,历经“卧龙潭”、“翠谷瀑布”、“水上森林”、“石上森林”,最终到达“小七孔古桥”,然后乘摆渡车出东门去紧挨着的大七孔景区。
刚进景区,看到绿树掩映之下一汪碧水,波澜不惊向东流去,这便是“卧龙潭”了。很多游客在好奇——看不到任何溪流或沟渠注入,潭水从何而来呢?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有一条地下暗河“卧龙河”在源源不断地为之供水,暗河的源头又在哪里我们无从考究,这无疑给小七孔之旅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顺着水流往前走了很久,正在疑惑小七孔的风景仅此而已时,眼前的水面逐渐平缓而开阔,最宽处大概有二百多米,紧接着是一个落差一米多的激流飞瀑。在飞瀑之上的河面最宽处,水中有无数不太规则的长条形石块,半含半露,依次排开成为横截于水面的通道。成百上千带孩子的游客,或光着脚、或穿着凉鞋,和孩子手牵手踏水而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激流飞瀑哗啦啦的水声回应着孩子们的笑声,成了骄阳下的清凉剂。
过了这道风景线,水面又逐渐收拢成一条河,水流湍急,一路撒欢儿向前奔去。
顺着水流下行约四百米,先是听到水的轰鸣声,而后透过树木看到一道数十米宽的瀑布不可思议地从半山腰喷涌而出,依山垂挂下来,山石突兀处,瀑布又被分割成若干条白练,水花四溅,甚是壮观,这便是翠谷瀑布了。我很难想象,这半山腰的背后蕴藏着多么浩瀚的江河湖海,何以持续支撑如此巨大的瀑布水流。
接下来我们来到“水上森林”。这里丛林密布, 树下是被乱石扯碎了的水网。水遇到石头的阻拦,四处奔突,在树下形成一道道激流,白色的浪花四溅,搞得不想湿身的游客四处躲闪。我身似猿猴手拽树枝左右腾挪,像踩梅花桩一样踏着石块前行,但还是一个不留神,一只鞋子灌满了水。既然如此,索性不管不顾了,畅快淋漓地体验这“水在石上流,树在水中生”的水上森林奇观吧。
石上森林和水上森林在空间上基本是并行关系,我们没有去。过了瀑连瀑、瀑叠瀑奔腾激荡的“68级跌水瀑布”之后,水面突然平静下来,逐渐变宽,前边就到景区底部——小七孔古桥了,这让我联想到音乐曲式中的奏鸣曲。小七孔之旅奏鸣曲就是从平静温和的“呈示部”开始,到荡气回肠的“展开部”,最后到舒缓优美的“再现部”。小七孔古桥横卧在响水河的碧波之上,每一个桥孔边缘都长满了杂草,给人一种历史沧桑感。查资料得知,这座桥建于1835年(清朝道光十五年),长25米,宽1.8米,拱高4米,整座桥由条石砌成,坚固耐用,长期以来是黔南通往广西的商旅交通要道。
从小七孔古桥乘坐摆渡车几分钟即可到大七孔景区。大、小七孔是一张通票,五日内均可持票自由穿梭,但大七孔除了往返坐船花了40元之外,再没其他印象了,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层级上。一句话:没去是遗憾,去了则后悔,还不如给行程留一点缺憾美。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