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与裁员风波交织,华熙生物深陷震荡。
据凤凰网科技报道,近日多名华熙生物员工遭HR约谈,被要求接受N+1赔偿后离职,否则面临转岗外包。有员工透露,集团旗下众多小品牌因长期亏损、营收乏力,除夸迪、润百颜两大核心品牌外,其余均面临裁撤。
在此之前,华熙生物因高调反腐行动引发舆论热议。
今年3月,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从严治理组织、重返业务一线、重回创业状态——赵燕内部讲话全文》。其创始人赵燕表态:鉴于企业管理之前的宽松风气,内部滋生了非常多的问题,今年公司已开始了刮骨疗毒。
如今,反腐利剑与裁员砍刀双管齐下,这场由赵燕亲自定义的“刮骨疗毒”变革,正将这家玻尿酸巨头推向更剧烈的震荡漩涡。
内部动荡与信任危机
2025年3月,被誉为“玻尿酸女王”的华熙生物创始人赵燕重新执掌公司帅印,开启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拥有20多年创业经验的企业家,上任的第一把火并非业务拓展,而是直指内部组织,裁员与反腐并举,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据《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调整及聘任的公告》显示,华熙生物启动管理变革,通过调整架构、精简层级,决定缩减非法定要求的副总经理岗位编制。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华熙生物已有7名董事、5名高管离任(含调岗)。
财报数据更为直观地反映了这场变革的规模。2024年,华熙生物在职员工数量为4444名,相较上年末减少211人,降幅达4.53%。其中销售团队收缩最为明显,同比减少571人,显示出公司对营销体系的重构决心。
华熙生物频频裁员引发内部严重动荡及资本市场信任危机。截至9月23日,华熙生物股价53.90元/股,较2021年7月299元/股的股价高点,已经跌去了超过80%,市值则缩水超千亿元。
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高增长神话破灭,折射出玻尿酸行业的深层困境。
一是,经过多年发展,玻尿酸量产技术已趋于成熟,各大厂商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但市场需求增长却未能同步跟上,导致行业长期面临产能过剩问题;二是,供需失衡直接推动了产品价格持续下行,企业利润率受到严重挤压。
最直接的体现是,“玻尿酸三剑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爱美客2025年业绩均不尽如人意。
2025年半年报显示,爱美客实现营收12.99亿元,同比下降21.59%;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降29.57%;华熙生物实现营收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昊海生科实现营业收入13.04亿元,同比下降7.12%,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10.29%。
华熙生物的裁员与反腐风暴,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内部调整,更是整个行业发展的风向标。玻尿酸企业如何在这场变革中找到新的平衡点,值得深思。
业绩下滑,增长失速
曾几何时,华熙生物是资本市场公认的“白马股”,市值一度突破千亿。
然而,近几年,华熙生物陷入了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的困境。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下降4.45%、11.61%,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38.97%、70.59%;进入2025年,华熙生物颓势并未扭转,反而有加剧之势。
华熙生物增长失速,源于其内部战略的失衡和对过往成功路径的过度依赖。
其一,“现金牛”业务急剧萎缩,过度依赖护肤品增长模式失效。
过去几年,以“润百颜”、“夸迪”、“BM肌活”等品牌为代表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是推动华熙生物业绩狂奔的核心引擎,曾支撑起公司收入的半壁江山。然而,2025年上半年,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实现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0.36%,成为业绩的最大拖累。
其二,业务结构失衡,新增长点培育不足。华熙生物过度依赖护肤品单极增长,而原本应体现其技术壁垒的原料业务和医疗终端业务增长乏力,未能成功接棒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华熙生物原料业务实现收入6.26亿元,同比下降0.5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7.7%;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6.7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9.77%,同比下降9.44%。
关键是,随着消费者对肌肤抗衰、修复等需求的不断升级,以及生物技术的持续革新,重组胶原蛋白闯入赛道,巨子生物强势崛起,对华熙生物“玻尿酸基本盘”造成冲击。
其三,存货积压问题突出,资产质量持续恶化。存货变现能力的弱化,直接拖累了华熙生物的整体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进一步加剧了其增长压力。
据华熙生物财报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货账面价值高达11.68亿元,占净资产的16.6%。尽管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但其存货周转天数仍处于321天的高位,虽较第一季度的391天有所改善,但远高于健康水平。
高存货不仅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增加仓储与减值风险,更反映出公司在产销协同、渠道管理和市场需求判断上的失误。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8亿元,同比下降17.49%。
毫无疑问,华熙生物的业绩下滑,是内部战略路径依赖、业务结构单一和运营效率低下共同作用的结果,若要真正扭转颓势,华熙生物必须从根本上调整发展模式。
全面战争,不破不立
随着消费者认知提升、监管趋严、竞争加剧,曾经凭借玻尿酸一路高歌的医美行业,正在告别粗放增长的黄金时代。
一方面,消费者不再盲目追逐品牌或价格,而是更加关注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与专业背书,倒逼企业回归产品本质。另一方面,在玻尿酸等成熟品类陷入同质化竞争后,能否在成分、剂型、适应症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
这一背景下,单纯依赖营销驱动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华熙生物必须构建以研发为基石、以品牌为护城河的可持续竞争力。
首先,需要重塑业务重心,回归B端技术壁垒,而非困于C端价格战。华熙生物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生物发酵技术平台与原料研发能力。未来需真正强化在医药级原料、医疗器械等B端业务上的投入,通过技术突破打造难以替代的产品力。
其次,优化品牌策略,从流量收割转向品牌价值构建。华熙生物旗下“润百颜”“夸迪”等品牌需从依赖KOL投放的短期销量驱动,转向以科技背书、专业认证为核心的长期品牌价值塑造。
再有,开拓新生物活性物战场,寻找第二曲线。玻尿酸市场增速放缓已是必然趋势,华熙生物需加快对胶原蛋白、甘油葡糖苷、麦角硫因等新生物活性物的研发与产业化布局,拓展在功能性食品、头皮护理、口腔健康等新领域的应用,培育真正具有未来潜力的增长引擎。
行业洗牌期,往往也是巨头重塑的机遇期。华熙生物若能真正以科技创新重构核心竞争力,不仅有望走出当前困境,更可能引领中国医美行业走向下一个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场“全面战争”中没有侥幸者,唯有坚守长期主义、以技术立身的企业,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蛇眼财经
蛇眼财经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