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磁贴标注历史节点,小手轻触照片中的脸庞,一同绘就大美盛世,一群特殊儿童在特教老师的带领下,以独特的方式感知那段不能忘却的民族记忆!”2025年9月18日上午,低沉肃穆的防空警报声在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上空回荡。讲台上,刘静老师正用缓慢而清晰的语言,配合丰富的手势,为孩子们讲述着九十多年前那个改变国家命运的黑夜。

对于这些认知和表达能力特殊的孩子来说,宏大的历史叙事需要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细节。特教学校的老师们深知,必须将宏大的历史叙事拆解成孩子们可理解的礁片,课堂上,老照片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当被炸毁的房屋和流离失所的同胞出现在屏幕上,孩子们伸出小手,轻轻触摸老照片中那些苦难者的脸庞,试图通过指尖读懂那段难忘苦难的岁月。

创意教学,将抽象历史变为具体感知。老师用双手比划着同胞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这一简单动作胜过千言万语,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国破家亡的悲痛。为了让历史更加鲜活,老师制作了彩色时间轴,用彩色磁贴标注出九一八事变的关键节点,视觉化的呈现帮助孩子们构建历史框架。

“就像我们的小火车不能偏离轨道,我们的国家也曾在那天遭遇了危险。”刘静老师的比喻生动贴切,孩子们频频点头,眼神专注。

互动环节中,老师带领孩子们用画笔描绘今日中国的盛世太平。虽然动作稍显迟缓,但每一笔都格外用心。彩笔在画纸上缓缓移动,勾勒出孩子们对和平的理解。对这群特殊的孩子而言,抽象的“家国”概念正通过具象的绘画变得可触可感。

画作完成后,孩子们举起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就感。那些色彩斑斓的图画,是他们对“和平”最真挚的理解与表达。在互动环节,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画出了我们国家盛世太平,孩子们虽然动作稍缓,但每一个笔触都格外用心,将对“和平”的懵懂认知,融进指尖的温度里。

或许这些孩子不能完整复述历史细节,但“家国”与“和平”的种子已在这堂特殊的课上悄然种下。刘静表示:“教育需要等待,特别是特殊教育。”她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尊重每个孩子的理解节奏。在这堂课上,重要的不是记住多少史实,而是培养对国家的朴素情感。

“当他们将来听到防空警报时,能知道那是一种提醒和纪念,我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刘静微笑着说。

这时,警报声再次响起,孩子们或许永远无法像普通孩子那样学习历史,但一双双专注的眼神,一只只轻触历史照片的小手,已经诉说着最重要的领悟——和平的珍贵与家的意义。

特殊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唤醒心灵。在这堂关于国家记忆的课程中,孩子们以最纯粹的方式触摸了历史,将和平的种子融入血液中,将红色的基因刻在骨子里。

(特教科 刘静)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郑州市儿童福利院

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官方正观号

+ 关注
查看更多文章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