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张飞涛

实习生丨钟嘉

出品丨鳌头财经

9月16日,“新茶饮第三股”古茗(01364.HK)股价收跌1.26%。8月27日以来,股价持续疲软。

二级市场股价走势,或是外界对于古茗未来经营的担忧。

8月26日,古茗公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63亿元,同比增长41%;归母净利润16.25亿元,同比增长121%。

古茗跨入了万店门槛。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线下门店数达到11179家,注册会员数达到1.78亿。

在亮眼业绩的背后,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带来的短期红利与门店快速扩张功不可没,但其隐藏的风险,正成为这家新茶饮企业需要面对的考验。

当外卖补贴大战落幕,古茗的业绩高增长靠什么维系?

业绩暴增背后万店规模暗藏隐忧

古茗交出的上市后首份财报堪称惊艳。

2025年中期,古茗实现营业收入56.63亿元,同比增长41.2%;归母净利润16.25亿元,同比增长121.5%。经调整核心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亦实现49.0%的高增长,从去年同期的7.62亿元增至11.36亿元。

今年2月12日,古茗登陆港交所,成为继奈雪的茶(02150.HK)及茶百道(02555.HK)之后中国新茶饮第三股,募资18.13亿港元。

在茶饮界,市场习惯于将蜜雪冰城(02097.HK)、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02589.HK)、霸王茶姬称为“茶饮五剑客”。2025年上半年,“茶饮五剑客” 的营业收入同比均实现增长,且均处于盈利状态。

古茗营业收入在 “茶饮五剑客” 中排名第三,但其归母净利润稳居第二,仅次于蜜雪冰城。

古茗还有多项数据亮眼。

门店网络扩容显著加速。2025年上半年,古茗门店新增1570家、关店305家,净增1265家。

这一扩张节奏环比大幅提速(2024年全年门店净增仅为913家),期末门店总数达到11179家。

分城市等级看,一线城市门店318家、新一线城市1812家、二线城市及以下9049家,其中二线及以下门店占比为80.9%,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乡镇门店比例从去年同期的39%提升至43%,低线市场下沉战略成效显著。

此外,古茗单店日均售出439杯,同比增长17.4%;GMV总额达140.94亿元,单店日均 GMV约7600元,同比增长22.6%。

上半年,古茗利润率达28.7%,居“茶饮五剑客”之首。

然而,亮眼数据背后隐患已现。2025年上半年,古茗关店数从去年同期的250家增至305家,关店率呈现上升趋势。

公司银行借款从1.21亿元增至1.78亿元,且新增14.88亿元"计息其他借款"。受限制现金从4151万元激增至16.55亿元。

尽管古茗资金仍然充足,但资金使用灵活性受到一定影响。

外卖补贴双刃剑加盟商利润率下降

外卖补贴大战之下,加盟商加速扩容,古茗业绩狂飙,但加盟商的盈利能力反而承压。

古茗的加盟商高速增长。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加盟商数量为5875家,较上年同期净增1077家,接近2024年同期净增加数184家的5.9倍。期內,公司新增加盟商1338家,退出331家。

毫无疑问,2025年上半年,"外卖补贴大战"成为新茶饮行业最大变量,拒绝加入价格战的霸王茶姬,利润明显下降。

大战之下,各大平台推行的"零元购"让门店订单量激增,蜜雪冰城、古茗等业绩大增,但对加盟商的影响较为复杂。

在7月"零元购"活动期间,古茗日订单量可达到200万单-300万单,同店GMV增长可达20%以上,但每笔订单到手收益仅4元-5元。

古茗创始人兼CEO王云安在业绩说明会上明确表示,长期来看,外卖补贴大战对于加盟门店的经营并非好事,也不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他指出,尽管短期内订单量和成交规模有所提升,但补贴退潮后,品牌仍需回归正常的经营节奏。

古茗首席财务官孟海陵坦言,实际上,在外卖大战中,绝大多数加盟商的利润率是下降的,只是被订单量增加带来的经营杠杆掩盖了。

这意味着,外卖大战期间加盟门店的利润率本就处于下滑状态,若补贴退潮后订单量减少,且加盟门店利润率继续下降,将直接面临盈利挑战。

外卖补贴大战带来的潜在影响,是改变消费者的价格习惯。习惯了外卖补贴大战之下的低价,消费者会更加在意“极致性价比”。

这种趋势下,短期挤压利润,长期不利于品牌价值提升。

一位食品行业观察人士认为,一旦外卖补贴大战落幕,对蜜雪冰城这类聚焦单价6元左右的平价的品牌影响较小,而对那些走中高端路线的品牌会产生冲击。

定价集中在12-18元区间的古茗,也将受到一定影响。

更值得警惕的是,外卖渠道的高占比可能导致古茗对平台流量产生路径依赖。

未来,当补贴退潮后,古茗将面临订单量下滑风险。而这,对于在外卖补贴大战中诞生、成长起来的加盟商,尤其值得关注。

多维挑战之下 如何破局后补贴时代

外卖补贴大战终将落幕,新茶饮企业将整体面临后补贴时代的挑战。

后补贴时代,古茗至少面临三重挑战。第一,订单量减少,加盟商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承压;第二,如何平衡门店“数量”与“质量”,降低关店率;第三,行业竞争加剧,如何摆脱对平台流量依赖。

与蜜雪冰城相比,在供应链、出海、区域覆盖等方面,古茗相对不足。

在国内市场,古茗尚未做到全覆盖,在海外市场,其门店数在100家左右,远低于蜜雪冰城的4733家。

供应链方面,蜜雪冰城已在印尼、越南建设本地化工厂,解决东南亚市场原料供应问题。

面对补贴不再后的市场环境,古茗正在寻求多维度突破。

公司表示,将继续推进四大核心战略:扩大门店网络、加强技术应用以提高运营效率和供应链能力、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加强品牌建设与消费者联系。

供应链建设重中之重。古茗持续强化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已运营22个仓库,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冷库存容超6.1万立方米。

公司直接拥有并运营362辆运输车辆,实现98%门店"两日一配"的冷链配送服务。约75%的门店位于仓库150公里范围内,仓到店配送成本占GMV比例不足1%。

不足的是,22个仓库中75%分布在南方,支撑国内98%门店的 “两日一配” 冷链配送,但北方市场配送成本高达单店营收的8%-10%,是南方的3倍以上。

产品创新是古茗的亮点。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推出52款新品,超8000家门店配备咖啡机,上半年累计上新16款咖啡新品。

出海,是新茶饮的共同选择。在全球布局方面,古茗也在积极评估海外市场潜力,预备开拓新的增长空间。

据传,古茗计划2025年在新加坡设立海外供应链中心,目标2026年海外门店占比提升至5%。

这与蜜雪冰城全球超5.3万家门店、海外布局11个国家和地区相比,古茗的国际化进程仍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外卖补贴大战落幕,茶饮市场的竞争势必将会加剧。

继续寻求扩张的古茗能否在扩张中保持单店效益,将决定其未来的市场地位及盈利能力。

后补贴时代,新茶饮行业的竞争将重新回归供应链效率、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本质,在补贴大战中赢了一局的古茗,能否借四大核心战略破解挑战,备受市场关注。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