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李敏 冯清国 文/图


“以前道闸坏了出门不方便,楼梯间灯不亮晚上上下楼总提心吊胆,现在好了,热心邻居主动帮忙修好了,社区还装了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等运动设施,绿化带也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咱们小区一点不比新小区差!”家住伊河路社区工人路37号院的王阿姨,指着院里崭新的健身器材和运转正常的小区大门,笑得合不拢嘴。

工人路37号院是典型的老旧小区,没有专门的物业,部分公共设施因使用年限长出现损坏,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社区书记主动牵头,先组织网格员逐户走访,收集居民对设施维修、环境改善的需求,又牵头搭建“邻里议事角”,鼓励居民共同参与小区治理。

很快,院里的几位热心居民主动站了出来——有从事水电维修的雪大哥,有懂机械原理的冯老师,也有从事建筑设计的杨大哥,他们自发组成“邻里维修队”,利用周末和下班时间,免费为小区检修道闸、更换楼梯间损坏的灯泡,甚至上门帮行动不便的老人修理家里的水龙头、插座。“都是街坊邻居,能帮上忙就帮,看着大家出行方便、住得舒心,我们也高兴。”维修队成员王师傅说。

社区不仅支持居民的互助行动,更主动为小区“添新”。针对老旧小区健身设施匮乏的问题,社区积极协调辖区资源,实地考察小区闲置空间,最终为居民安装了1座乒乓球台、12套健身器材等体育活动设施,还对设施周边地面进行了硬化、绿化处理,确保居民使用安全。如今,每天清晨和傍晚,健身区都热闹非凡,老人们在这里锻炼聊天,孩子们在一旁玩耍,一派温馨景象。

从“邻里互助修设施”到“社区牵头添器材”,工人路37号院的变化,是伊河路社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缩影。伊河路社区党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聚焦老旧小区居民的急难愁盼,推动更多民生实事落地,让老旧院落不仅“面子”美,更让居民的“日子”甜,让团结互助的邻里情成为社区最温暖的底色。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郑州日报

郑州日报官方正观号

+ 关注
查看更多文章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