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山西汾酒曾经凭借其独特的品牌优势和市场策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如今的山西汾酒却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境,尤其是其高达132亿的存货,成为了悬在公司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2025年上半年,山西汾酒的业绩增速大幅放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仅较上年同期增长5.35%和1.13%,与前两年的两位数增幅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增速的下滑,不禁让人对山西汾酒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担忧。而在这背后,132亿的存货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从存货的构成来看,山西汾酒的存货压力不容小觑。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山西汾酒库存商品占存货比例高达44%,而同期贵州茅台只占4.77%,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和山西汾酒规模接近的酒企为15.8%、19.93%、18.57%。这意味着山西汾酒的存货中,成品酒的占比较高,而成品酒的积压无疑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销售压力和资金周转压力。

不仅如此,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山西汾酒的存货数额依然高达131.98亿元,这一数字相较于2022年末的96.50亿元,增长幅度明显。在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同比上升10%,六成企业面临价格倒挂的大环境下,山西汾酒的存货压力更是显得尤为突出。

存货压力的增大,也反映在了山西汾酒的渠道管理上。时至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经销商数量较期初净减少超500户。经销商的减少,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从而选择退出;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山西汾酒的存货压力过大,导致经销商对未来的市场前景缺乏信心。

而从销售渠道来看,山西汾酒结构单一的问题依然突出。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代理渠道收入同比增长7.17%至225.19亿元,占当期总营收的比重达93.97%。相比之下,团购电商直销渠道收入占比仅为5.66%。这种过于依赖代理渠道的销售模式,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更容易受到冲击。一旦代理渠道出现问题,如经销商库存积压、销售动力不足等,山西汾酒的业绩将会受到直接影响。

此外,山西汾酒的中高价酒类一直是其重要的收入支柱,2022年至2024年,该板块分别贡献收入189.33亿元、232.03亿元和265.32亿元,在公司各年总营收中占比均在七成以上。然而,当前白酒行业正面临价格段下移的趋势,中低端价格带(100至300元)成为动销主力,而800元至1500元价格带倒挂较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山西汾酒的中高价酒类销售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加剧公司的存货压力。

为了应对居高不下的存货压力,山西汾酒投资建设了汾酒2030技改原酒产储能扩建项目(一期),预算投资额合计约91.02亿元。然而,这一项目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原酒产能和储能,但也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如果未来市场需求无法跟上产能的扩张,那么山西汾酒的存货压力将会进一步增大。

与此同时,山西汾酒近年来持续进行大额分红。2023年和2024年,该公司各年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53.31亿元、73.93亿元,占各年归母净利润的比重分别达到51.07%和60.39%。大额分红虽然可以回馈股东,但也可能会影响公司的资金储备,从而在应对存货压力等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综上所述,山西汾酒的132亿存货压力不容忽视。在业绩增速放缓、销售渠道单一、市场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山西汾酒需要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存货压力,优化产品结构,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否则,这132亿存货可能会成为山西汾酒未来发展的一大障碍,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