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

近日,乐普医疗发布公告称,由子公司乐普健糖申报的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LPJT-099/DP)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资料显示,肉毒毒素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面颈部除皱、轮廓塑形等领域的神经毒素,可以引起肌肉松弛、抑制腺体分泌等化学性去神经作用。乐普医疗称,公司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的顺利推进标志着公司在皮肤科领域具有优异且高效的研发实力,丰富了公司皮肤科领域产品布局,有利于增强公司在该细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在消费医疗市场的长期发展提供助力。

这是乐普医疗向“医美”转型的最新一例。不久前,公司还披露“美容针”获批。

作为国内心血管领域的龙头企业,乐普医疗上市这16年时间,在前创业板首富蒲忠杰运作下动作不断,蒲忠杰甚至获得了“并购大王”“分拆大王”的称号。然而,近些年来公司业绩每况愈下,其中在2022年至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连续下滑;2023年至今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

在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较高点大幅下跌。与之相伴的是,2020年以来,蒲忠杰的财富震荡下跌,今年甚至没能登上《2025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

频繁开展资本运作难阻财富下滑,蒲忠杰未能登上2025年500创富榜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登陆创业板,乐普医疗便是其中之一。以当日收盘价计算,乐普医疗创始人之一的蒲忠杰以38.32亿元的账面财富,成为创业板“第一富豪”。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作为乐普医疗实际控制人的蒲忠杰,和妻子张月娥是医药圈知名的夫妻档之一。两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也都有美国留学经历。

夫妻二人的创业生涯始于1998年,两人在佛罗里达州创立了第一家公司WP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次年参与创立了乐普医疗。

天眼查App显示,乐普医疗成立于1999年,位于北京市,目前注册资本约18.81亿元。

而在乐普医疗最初设立时,蒲忠杰并没有在台前,而是通过美国WP公司持有乐普医疗30%的股份。

乐普医疗于2007年9月发布的招股书显示,上述30%的股份当初的作价为378万元,乃是美国WP公司的“经皮腔及冠状动脉成型术的导管”和“扩张血管的支架”两项专有技术和生产技术的评估值。

而乐普医疗最初的大股东,为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二五研究所,其以现金出资 882 万元,持股70%。

在回国创业后,蒲忠杰还与西安交大校友苏荣誉在1999年创立了北京天地和协公司,主要从事麻醉监护用产品和介入配件两类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

值得关注的是,在2003年之前,蒲忠杰未在乐普医疗担任管理职务,直到同年,七二五所引入中船投资对乐普医疗增资,蒲忠杰开始参与到公司的经营管理。

2004年,乐普医疗收购了蒲忠杰所拥有的六项专利。2008年,乐普医疗完成了对北京天地和协公司的全面收购。

2009年10月30日,乐普医疗成功在创业板上市。

乐普医疗上市后不久,公司一改之前专心搞研究的画风,开始重视资本运作频繁“买买买”。

比如,乐普医疗通过并购卫金帆医学(现“乐普装备”),获取血管造影技术;并购北京思达,获取心脏瓣膜技术;并购秦明医学(现“上海医电”)获取双腔起搏器业务。

2014年,随着国资股东减持部分持股,蒲忠杰成为乐普医疗实控人,公司继续内生成长和外延布局两手抓。

根据相关研究,2008-2021年乐普医疗完成了54次投资并购,获得了标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凭借一些列的并购,公司也改变上市之初单一的支架业务模式,逐渐形成在心血管产业领域构建的医疗健康全产业链平台。

除了频繁购入资产,乐普医疗分拆多个子公司上市,形成了“乐普系”。比如2022年2月,乐普医疗旗下主营创新药的乐普生物在港交所上市;2022年11月,乐普医疗旗下主营结构性心脏病创新产品的心泰医疗在港交所上市。

2023年7月份,乐普医疗公告拟将其控股子公司秉琨医疗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后者主要聚焦外科用医疗器械及辅助麻醉护理类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今年7月14日,中信证券披露,公司对秉琨医疗的上市辅导工作仍在进行中。

但是,并非乐普医疗所有的分拆目标都能如愿以偿。公司曾把涉及IVD(体外诊断产品)业务的所有子公司融合为乐普诊断,并将后者分拆至科创板上市。后鉴于可能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乐普医疗撤回了乐普诊断的上市申请。

虽然乐普系的版图逐渐扩张,但蒲忠杰的财富并未同步增长。《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显示,其在2020年财富高达139.3亿元,2024年降至67.8亿元。

而2025年,蒲忠杰未出现在该榜单。

乐普医疗业绩不佳

蒲忠杰身家缩水背后,其掌舵的乐普医疗,近年来业绩不佳。

就规模而言,乐普医疗在乐普系中占据最核心的位置;就业务情况而言,乐普医疗是心血管疾病领域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板块分为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乐普医疗营收分别为77.96亿元、80.39亿元、106.6亿元、106.09亿元,其净利润分别为17.25亿元、18.02亿元、17.19亿元、22.04亿元,其中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2022年营收同比下滑了0.47%。

业内分析认为,药品和器械的集采对乐普医疗带来了较大压力。

2019年,占乐普医疗营收近三成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被纳入集采,价格大幅下降。

2020年冠脉支架又被纳入集采。乐普医疗的钴基合金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拟中选价格为645元,意向采购数量为12万个,与最低挂网价8400元相比,价格降幅达到了92.32%。

2023年第二季度,乐普医疗的氯吡格雷在江苏省二次集采中价格过低而弃标。乐普医疗表示,“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已经历两轮仿制药带量采购,存在后续进一步降价风险。”

此外,2022年应急快速检测试剂盒及 PCR 仪器设备对同期营收及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贡献较大,而这块业务在2023年出现缩水。

一系列因素影响下,2023年公司业绩颓势更加明显,全年公司实现营收79.8亿元,同比降24.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降42.91%。

2024年,乐普医疗再次交出一份业绩下滑的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03亿元,同比下降23.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7亿元,同比下降80.37%。

公司业绩大降的一个原因是此前溢价收购埋的雷爆了。

2024年,乐普医疗商誉和其他特定资产共发生减值损失合计25128.08万元,其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为21666.94万元。主要包括:收购苏州博思美形成的商誉净额为8910.17万元,计提减值准备金额5928.22万元,收购乐普装备形成的商誉为934.28万元,计提减值准备金额366.56万元;公司的应急产品存货经过审慎评估,计提减值准备13575.09万元;公司自研的新冠POCT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578.97万元;公司购入的艾塞那肽及奈西立肽药品的相关技术中止研发,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共3679.24万元。

若剔除上述计提商誉和其他特定资产的减值的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809.98万元,较上年同期同口径下降64.94%。

2025年,公司的业绩并未改善。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36亿元,同比下降9.67%;实现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下降21.44%。

乐普系另一家上市公司乐普生物已连续多年处于亏损状态。

相比乐普医疗和乐普生物,心泰医疗业绩相对较好。2023年和2024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亿元和2.46亿元,但其同期的营收仅3.26亿元和4.66亿元,对整个乐普系贡献不大。

董事长女儿上任总经理,公司押注“医美”赛道

雷达财经注意到,除了业绩压力,乐普医疗近年屡遭监管处罚。

根据过往公告,2024年1月8日,乐普医疗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监管函;1月26日,乐普医疗收到北京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郭同军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

2024年8月2日,乐普医疗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监管函。同日,公司还收到了北京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因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等问题,被北京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被责令改正后不久,乐普医疗公告发生了重要人事变更。

具体来看,2024年9月25日,乐普医疗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总经理张志斌、副总经理郑国锐递交的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现任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截至公告披露日,张志斌持有公司21.75万股,郑国锐持有公司3万股,辞职后其将继续遵守相关规定进行股份管理,不存在其他应当履行而未履行的承诺事项。

据了解,辞职前张志斌和郑国锐在乐普医疗总经理、副总经理任上均干了3年多,两人均是乐普医疗的销售骨干,其中前者曾任乐普医疗销售部西北/北京大区经理,乐普医疗市场部总监等;后者曾任武汉远大制药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乐普医疗销售经理、乐普药品市场总监、全国销售总监等。

随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同时离开,9月24日,蒲忠杰主持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聘任公司总经理》的议案,同意聘任蒲绯为公司总经理。

据媒体报道,蒲绯是乐普医疗董事长蒲忠杰的女儿。1989年出生的蒲绯,获麻省理工学院(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及金融专业学士学位、哈佛大学应用物理专业硕士学位。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香港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名校毕业的蒲绯,履历也相当光鲜。其于2011年与2012年,分别于美国明尼苏达矿业及机器制造公司(3M USA)、瑞士信贷(香港)有限公司(Credit Suisse Hong Kong)实习。2013年担任宁波未来动力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

2017年起,蒲绯进入乐普医疗,历任国际事业部经理、国际事业部总监、国际事业部总经理、乐普诊断董事长、乐普医疗董事、审计委员会委员。

据界面新闻报道,蒲绯上任后,推进营销体系改革,裁员1409人,优化后台与销售人员结构,同时将业绩责任从省区经理层级直接下放至销售员,强化执行端控制力。

雷达财经注意到,乐普医疗近年大举押注“医美赛道”。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年报披露日,公司在研品种聚乳酸真皮注射填充剂、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进入申报注册阶段,含聚左旋乳酸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今年6月3日,乐普医疗披露,公司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俗称“童颜针”)已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注册批准。据统计,该产品是国内第七款、国产第五款获批童颜针。

加上前不久重组A型肉毒毒素临床试验申请获批,由此形成“童颜针-玻尿酸-肉毒素”三大主力产品线覆盖的再生医美布局。

乐普医疗押注“医美”赛道是出路吗?对此,界面新闻分析认为,乐普医疗在医美领域的竞争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当前无成熟品种形成稳定现金流。不过,童颜针获批以及管线持续推进,已初步建立起自主研发、注册、临床布局的完整体系。

而从同行经验看,“医药+医美”战略已成为传统制药企业应对集采冲击的重要路径,但成功落地仍需产品、市场、资本等要素配合。乐普医疗若希望以童颜针为起点实现财务修复与战略转型,须在保持研发优势的同时,建立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和品牌资产。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