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市场的浩瀚星空中,一汽奔腾曾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背靠中国一汽这棵大树,承载着无数期待与梦想。然而,时至今日,这颗星星却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辉,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其没落之路令人唏嘘不已。
想当年,一汽奔腾以中高端汽车品牌的姿态横空出世,推出了如奔腾B70等销量尚可的车型,一时间风光无限。然而,随着新能源时代的浪潮汹涌而至,一汽奔腾却未能抓住机遇,反而逐渐被市场边缘化。如今,提起一汽奔腾,消费者更多是摇头叹息,而非昔日的赞誉有加。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品牌,如今却成了扶不起的阿斗,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
一汽奔腾1-7月整车销售102437辆,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1-7月新能源销量86461辆,同比增长264.7%。7月整车销量14920辆,同比增长79.3%,新能源销量13909辆,同比增长188%。乍一看,这些数据似乎让人眼前一亮,仿佛一汽奔腾正迎来第二春。然而,深入剖析后不难发现,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泡沫。月均销量不足1.5万台,对于一家成立近20年的车企来说,无疑是惨淡的。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有限的销量中,近一半销量竟来自定位最低的纯电微型车奔腾小马。这种靠低端车型勉强支撑的销量结构,不仅稀释了销量数据的含金量,更让一汽奔腾的新能源战略显得苍白无力。
今年5月26日,在悦意07的上市现场,一汽奔腾悦意07产品CEO徐明干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喝下用座椅包材泡的水,以证明其环保无害。徐明并豪言:“口感不错,我干了!”当然,在喝完水之后,“谨慎”的徐明也对这一举动进行了解释:“我喝这杯水,不是鼓励大家拿皮子泡水喝,而是证明我们用的皮子健康环保。悦意07内饰及座椅采用行业首创的灵芝皮,环保生物基,零苯无异味。”
这一举动,非但没有赢得市场的认可,反而被诟病为哗众取宠。在专业仪器检测和权威机构认证面前,这种原始而粗暴的证明方式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正式上市后的首个完整销售月,也即今年6月份,悦意07的月销量仅有462台。悦意07上市后的惨淡销量,更是对徐明这一营销手段的无情打脸。徐明的这一举动不仅暴露了其营销手段的拙劣,更折射出一汽奔腾在品牌建设上的迷茫与无助。一个背靠一汽的品牌的CEO,不展现专业度也不展现稳重,反而东施效颦学习新势力的营销套路,既辛酸,也合理。毕竟,汽车行业的“解渴”之道,从来不是靠一场豪饮式的营销表演,而是靠细水长流的价值灌溉。
一汽奔腾高管如此“拼”的背后,或许是一汽奔腾目前仍面临着悦意序列销量承压以及公司三年亏损超94亿元的双重压力。2022年-2024年,一汽奔腾净利润分别为-20.97亿元、-29.58亿元、-43.47亿元,亏损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三年累计亏损超94亿元。销量只能粉饰却不能造假,盈利能力则更是连粉饰的机会都没有。
渠道为王,这是汽车行业的金科玉律。然而,一汽奔腾在渠道建设上的表现却令人失望。从2019年的1000家经销商到2023年的不足400家,这一数字的急剧缩水,无疑是一汽奔腾渠道建设失败的直接体现。在品牌认可度本就不足的情况下,渠道的萎缩更是让一汽奔腾雪上加霜。消费者在面对众多选择时,往往会因为一汽奔腾的渠道不便而转身离去。这种因渠道滞后而导致的客户流失,无疑是一汽奔腾无法承受之重。
在微型车市场,一汽奔腾的奔腾小马面临着宏光MINI EV、长安Lumin等强手的围剿。作为一款“三无”产品(无性价比、无品牌、无资历),奔腾小马在市场上显得如此力不从心。即便价格已经降到了冰点,配置也几乎无可挑剔,但销量依然远不如竞争对手。这背后,除了产品本身的问题外,更暴露出一汽奔腾在市场定位、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严重不足。在微型车市场这片红海中,一汽奔腾的奔腾小马似乎注定只能是一个悲剧性的存在。
面对销量数据的虚胖、营销手段的拙劣、渠道建设的滞后以及微型车市场的挣扎,一汽奔腾的没落之路似乎越走越远。作为一家背靠中国一汽的“大”品牌,一汽奔腾的堕落无疑让人感到惋惜和痛心。然而,市场是残酷的,消费者是理性的。如果一汽奔腾不能及时调整战略、加强品牌建设、完善渠道布局,那么其没落之路恐怕还将继续下去。在未来的日子里,一汽奔腾能否走出困境、重振雄风?让我们拭目以待。

财经三剑客
财经三剑客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