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召久,男,1962年9月生于江苏邳州土山古镇。书香世家,幼小在家学的影响下,喜爱书法绘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电视艺术学会会员、学报记者。从小耳濡目染,广涉诸家。少年时家中困难,笔墨难求,用麻绳自制毛笔,用煤灰锅底灰沾水书写练字,从小得益于母慈亲自手把手教习写字,书写小楷,兼学行、草;画花鸟及工笔、写意等,线条基础扎实。
于1980年6月参加工作,工作之余,勤学书法,先从柳体后学欧体,广临碑帖,尤小楷、行书见长。八十年代未带薪到江苏无锡轻工业学校学习毕业。在学习期间结识了当代国学大师刘海粟先生、著名书画家吴炳伟先生等。特别与吴炳伟先生成为好友,在其创办“中国书画电视艺术学会”任中国书画电视艺术学会会员、学报记者,后回家乡在当地粮食部门工作。期间先后创作并抄录大量书法作品:“百家姓”“千字文”“秋生赋”“心经”等等,积极参加各地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及公益慈善事业。作品有《秋生赋》。
2020年10月荣获“2020墨韵中华书画展览活动”金奖。
2021年3月在2020年度全国书西作品荣获“2020国粹文化传承人”称号。
2021年12月被授予2021·年度优秀书画家。并且永久入编文化艺术人才库。
2023年7月参加了翰墨佳境·2023 当代艺术名家作品展。
我是一位企业退休无名职员,只是我父(沈广才)母(张玉珍)早年为邳睢县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早年发展四五十位共产党员,家里作为早年地下党联落站,后家道中落,文革受冲击,文革后期家中来了很多文人志士,我的作品也受他们影响。
韵人生,心绘芳华—— 沈召久的艺术之路
在江苏邳州土山古镇的悠悠岁月中,沈召久诞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此,便与书法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艺术人生,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宣纸长卷,每一笔都饱含着对艺术的执着,每一抹墨色都氤氲着岁月的韵味。
艺术启蒙:家学濡染,初心萌芽
幼年的沈召久,在浓厚家学氛围的熏陶下,踏上了艺术之旅。那古朴的老宅,便是他艺术启蒙的摇篮,家中的书画典籍,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他对艺术向往的道路。虽年少时家境贫寒,笔墨成为了奢望,但这并未阻挡他对书法绘画的热爱。他用麻绳自制毛笔,以煤灰锅底灰沾水练字,那份对艺术的纯粹追求,令人动容。母亲的手把手教习,更是如同温暖的烛光,照亮了他最初的艺术之路,让小楷、行书、草书等字体,以及花鸟、工笔、写意等绘画形式,在他心中种下了种子。这一段艰苦却又充满温情的时光,奠定了他扎实的线条基础,也让艺术的初心在他心中深深扎根。
求学奋进:广临碑帖,汲取精华
1980 年参加工作后,沈召久并未因忙碌的工作而放下手中的毛笔。相反,他将业余时间全部倾注于书法学习,先从柳体入手,感受其骨力劲健,再学欧体,领略其法度森严。他广临碑帖,如同贪婪的行者,在古代书法大家的墨宝中汲取养分。八十年代末,他更是抓住机会,带薪前往江苏无锡轻工业学校学习。在那里,他迎来了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他结识了当代国学大师刘海粟先生、著名书画家吴炳伟先生等,与这些艺术名家的交流与学习,如同一股清泉,注入了他的艺术世界。尤其是与吴炳伟先生结下的深厚友谊,让他有了更多接触前沿艺术理念和技法的机会,也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艺术天地的大门。
艺术沉淀:博采众长,风格渐成
从学校毕业后,沈召久回到家乡工作。工作之余,他依然笔耕不辍,先后创作并抄录了大量书法作品,《百家姓》《千字文》《秋生赋》《心经》等,每一幅作品都是他心血的结晶。他在小楷和行书方面尤其见长,其小楷工整细腻,宛如珠玉落纸,既有母亲教导的温婉韵味,又有自己多年临帖积累的古朴大气;行书则流畅自然,笔势婉转,似行云流水,尽显灵动之美。他博采众家之长,将柳体的刚劲、欧体的秀雅融入自己的笔墨之中,逐渐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岁月的沉淀,是他对艺术不断探索的成果,既承载着传统书法的精髓,又蕴含着个人独特的情感与理解。
成就绽放:荣誉加身,文化传承
近年来,沈召久的艺术成就逐渐被外界所认可。2020 年,他荣获 “2020 墨韵中华书画展览活动” 金奖,这是对他多年来艺术努力的肯定。2021 年,他又先后获得 “2020 国粹文化传承人” 称号,被授予 “2021・年度优秀书画家”,并永久入编文化艺术人才库。2023 年,他参加了翰墨佳境・2023 当代艺术名家作品展,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坚持与付出,是他对艺术执着追求的见证。
同时,沈召久积极参加各地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及公益慈善事业,将自己的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他的书法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文化的传承。《秋生赋》等作品中,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每一个字都传递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让观者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心路历程:岁月沉淀,初心未改
回顾沈召久的艺术创作历程,不难发现,他始终怀着一颗初心,在艺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从幼年时的艰苦求学,到青年时的四处求知,再到中年后的厚积薄发,他经历了生活的磨砺,却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他的作品,是他心路历程的写照,从最初对技法的追求,到后来对风格的探索,再到如今对文化内涵的表达,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他的思考与感悟。他用笔墨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也书写着对艺术的热爱与忠诚。
沈召久的艺术人生,是一部关于执着、坚持与传承的故事。他以笔为剑,在艺术的江湖中披荆斩棘;以墨为魂,在宣纸之上勾勒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艺术的热爱,让我们看到,在岁月的长河中,只要心中有梦,眼中有光,便可在墨韵中绘就属于自己的芳华人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著名书画评论家王子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