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茜


    提及工业产业,设备庞大、流程复杂一直是绕不开的标签。“现在依靠数字化管控平台,从产品销售、设计、选材、生产、交货、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用数字驱动业务全流程变革。”近日,在郑州经开区中创智领科技(以下简称“中创智领”)文化展示中心,郑煤机总经理助理张定堂向记者介绍,近年来,企业不断致力于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工作,坚持以数字驱动业务全流程变革。

    创建于1958年的中创智领,前身为郑煤机集团,是A+H股上市公司,业务涉及煤矿机械、汽车零部件、工业智能等多个业务板块,拥有28个生产研发销售基地,遍布全球17个国家,员工17000余名。

    步入郑煤机智慧园区,23条自动生产线、150台机器人、7台智能行车、30台AGV、空地无人化物流调度中心……“智能制造”气息扑面而来,机械臂挥舞翻转,抓取、切割、焊接、拼装等工序如行云流水。偌大的空间内,偶有几位工人在检查巡视。“远在800公里之外的内蒙古客户,通过手机就能实时了解到这批订单生产情况。”张定堂说。

    作为公司率先成功打造的煤机行业首座“灯塔工厂”,郑煤机智慧园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了产量提升30%以上,人效提升100%以上,生产周期由原来的28天缩短至9天。

    勇立潮头,练好内功,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

    2024年,郑煤机恒达新工厂投产运营。工厂主要规划功能为煤矿智能开采成套化系统的研发、制造基地。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仓储物流、以及平台型数字化系统的整体建设,实现成套智能化系统产能提升25%,人均效能提升60%,制造周期缩短30%。

    同时,中创智领以数字化灯塔工厂建设为契机,成立数耘智能科技公司,借助国际高端工业自动化开发团队,培养、打造一支专业队伍,以煤机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试点,逐步在整个离散型制造业进行推广。

    “企业自主开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智采系统等,可以帮助煤矿用户实现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开采。”郑州恒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甫告诉记者,各个设备之间依靠统一的控制系统和智能传感器,实现协同控制,借助AI、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实现生产数据实时传输推送,设备运行状态、产量数据、故障情况等一目了然,推动煤炭开采向“无人值守、有人巡视”转变。通过这些数据的采集,还可为煤矿用户安全管理、效能提升、运营决策等提供支持和服务,中创智领的智能化工作面公开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

    郑煤机智能化液压支架一年卖出2万多架;恒达智控智能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正式投产;郑煤机智慧园区成为煤机行业的第一家灯塔工厂……从“中国第一架”到“中国第一套”“世界第一高”,中创智领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供应商、国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记者在采访现场了解到,未来,中创智领将在深度智能化、国际化上,继续推出创新型产品,力争将企业打造为全球领先并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工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科技改变世界,智能引领未来。”朝着这一目标,中创智领阔步向前,不断擦亮老国货闪亮品牌。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