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消费金融行业的激烈竞争格局中,内蒙古蒙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商消金”)近来麻烦不断,深陷舆论漩涡。从欠税风波到频繁的监管罚单,从业绩的大幅波动到居高不下的客户投诉,蒙商消金正面临着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其未来发展走向,不仅关乎自身命运,也成为观察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尾部机构生存状态的重要样本。
欠税风波引发信任危机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包头市税务局发布的纳税人欠缴税款公告,将蒙商消金推到了风口浪尖。公告显示,蒙商消金涉及企业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两大税种欠缴,企业所得税欠税余额达341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有多笔欠税记录,合计欠税357.3万元。尽管后续名单中蒙商消金已不在其中,但这场欠税“乌龙”仍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质疑。
对一家金融机构而言,欠税行为严重损害了其信誉。在金融行业,信誉是立足之本,一旦出现此类问题,投资者、合作伙伴和客户对其信任度都会大打折扣。这一事件也反映出蒙商消金在财务管理和税务合规方面存在重大漏洞,内部管理的混乱可见一斑。
合规红线屡触,罚单不断
除了欠税问题,蒙商消金在合规方面也是问题频发。2025年2月11日,央行包头市分行对其开出罚单,因其个人不良信息报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前未履行告知义务,未按照规定处理异议违法行为,被罚款83万元,时任蒙商消金风险管理部风险政策总监王某静也被罚款3.4万元 。这是2025年持牌消金行业的首张罚单,蒙商消金“拔得头筹”,实在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今年4月初,内蒙古通信管理局发布通知,蒙商消金APP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要求整改。若在2025年7月1日前未完成整改,将面临APP下架、停止接入服务、行政处罚及信用惩戒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这些违规行为表明,蒙商消金在合规管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在监管日益严格的消费金融行业,合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底线,屡屡触碰红线,无疑将使蒙商消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业绩动荡,增收不增利
蒙商消金自成立以来,业绩就如坐过山车般起伏不定。2021年更名后,曾迎来短暂高光时刻,净利润达到7800.76万元,同比增长390.28%。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净利润暴跌83%至1313万元,2023年虽短暂回升至2808万元,但2024年又骤降91.89%,仅剩227.84万元 。
2024年,从表面数据看,蒙商消金总资产达到76.47亿元,同比增长22.63%;累计放款144.74亿元;营业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11.56% ,似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其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当年营业总成本高达5.85亿元,同比增加7700万元。其中业务及管理费增至2.91亿元,信用减值损失激增至2.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000万元 。风险成本的飙升成为吞噬利润的主要原因,增收不增利的悖论暴露了其经营的深层矛盾。
从业务模式来看,蒙商消金主打的自营产品“蒙享金”年化利率7%-23.76%,客群主要来自低线城市。在当前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高定价策略难以持续,风险覆盖能力也在不断弱化。同时,与大量互联网助贷公司合作开展业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业务规模,但也带来了更多的客户投诉问题。
投诉量激增,客户满意度低
蒙商消金的客户投诉量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2021年刚更名时,投诉量仅为291个,到2023年共计收到投诉及各类意见反馈711单,而2024年投诉量更是暴涨至1041件 ,三年间投诉量骤增了257%。投诉类型涉及合作机构管理、贷款催收、增信担保、定价收费、业务流程等多个方面,投诉客户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辽宁、广东、内蒙古、湖南等地区。
从黑猫投诉平台获得的信息显示,蒙商消金的累计投诉量为3636个,合作方既有京东金融这样的头部平台,也有大量中小助贷公司。投诉内容主要围绕催收问题、高利贷、乱收费等。例如,有客户投诉蒙商消费金融联合分期易APP收取年利率36%的高利息和高额担保费,要求退还不合理费用;还有客户称在金瀛花平台借款,资方为蒙商消费金融,平台收取高额咨询费及服务费,综合年化利率达60%,要求退还多收取的费用并重新调整还款额度。
大量的客户投诉不仅损害了蒙商消金的品牌形象,也反映出其在业务管理和客户服务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在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今天,客户满意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蒙商消金在这方面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管理层变动频繁,前路迷茫
面对业绩波动和合规漏洞等诸多问题,蒙商消金的管理层也多次变动。7月初,蒙商消金官网公布新任董事长变更事宜,董事长由尹志成变更为杜慧,其任职资格于6月18日批复。杜慧来自蒙商银行,具有深厚的金融科技背景,曾任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多个部门的总经理。今年,马建兵接替杨翀成为新任总经理,马建兵从事经济金融相关工作近15年,具有丰富的经济金融相关工作经验 。
新任领导班子组成的“科技+金融”双核领导架构,被外界视为蒙商消金寻求转型的关键布局。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挑战重重。短期内,蒙商消金需解决增资10亿元的生存门槛;中期要优化业务结构,控制成本,提升盈利能力;长期则需建立合规文化,修复品牌形象。
首先,蒙商消金目前注册资本仅5亿元,与新版《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中规定的10亿元注册资本门槛相去甚远,且第一大股东蒙商银行持股44.16%,未达50%的监管要求。而大股东蒙商银行自身经营承压,2024年净利润为 -16.15亿元,这使得蒙商消金的增资之路困难重重。
其次,在业务结构优化方面,蒙商消金需要降低对高风险业务的依赖,提高资产质量,加强风险管理。同时,要控制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在长期发展中,建立合规文化至关重要,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合规问题,才能重塑品牌形象,赢得市场信任。
在行业环境日益严峻的今天,消费金融行业分化加速,头部机构凭借资本与技术优势不断扩张,尾部机构则面临被并购或出清的风险。蒙商消金作为中尾部消金机构,如何在困境中突围,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新任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道难题。未来,蒙商消金能否在新管理层的带领下走出困境,实现业绩反转和合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其面临的挑战巨大,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

九州商业观察
九州商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