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蒋宝禄
为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维护集体权益,促进保值增值,依据上级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规范“三资”管理的最新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集中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到期合同清理与资产资源全面排查工作。
【聚焦到期合同,实施精准清理与规范管理】
全面梳理,建立台账:三资中心对全镇所有集体经济合同(含租赁、承包、合作、服务等各类涉及集体“三资”的合同协议)拉网式排查。重点核查合同期限,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到期及即将到期合同专项管理台账》。
分类处置,依法规范:对排查出的已到期合同,各村立即启动处置程序。符合续签条件的,严格履行“四议两公开”民主程序,参照现行市场价值重新议定条款,及时签订新合同;不再续签或需解除的,依法依规做好资产收回、结算清算等后续工作。对即将到期(未来6个月内到期)合同,提前研究续签或处置预案。
问题整改,堵塞漏洞:在清理过程中同步检查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及执行情况。对发现的显失公平、程序缺失、价款明显偏低、长期拖欠租金、擅自转包转租等问题合同,建立问题清单,“一合同一对策”制定整改方案,限期纠正到位,坚决杜绝“人情合同”、“问题合同”。
【摸清资产家底,深化资源排查与动态管理】
全域覆盖,实地核查:在清理合同的同时,对全镇村集体所有的各类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农业基础设施、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林地、水面、“四荒”地、无形资产等)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实地核查。
“四清四明”,夯实基础:核查工作要达到 “四清四明”目标:资产资源总量清(数量、面积、价值)、分布状况清(坐落位置)、使用现状清(自用、出租、闲置、损毁等)、管理责任清(具体责任人);产权归属明、价值评估明(可参照原值、净值或市场评估价)、经营收益明、发展潜力明。
盘活增效,规范运营:对核查中发现的闲置资产、低效利用资源,深入分析原因,结合各村实际和发展规划,积极谋划盘活方案。新开发利用或发包租赁集体资产资源,必须严格遵守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定,确保公开透明、程序规范、效益优先,实现集体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
本次对到期合同清理与资产资源全面排查工作,是夯实我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关键举措。各村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面、精准完成各项任务,切实摸清家底、管好家当,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筑牢根基。

郑开同城
记录郑开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