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新区弘毅高中 李志霞
到郑州军道教育基地采访创始人张鑫,很为他的事迹而感动,也非常赞赏他的教育理念,又经过对营地的参观考察,觉得非常值得信赖。便毅然决定把小儿子送到这里参加夏令营。
孩子平时在家里懒散惯了,连出来逛个超市都懒得动,我很为他的体重担忧。孩子闹情绪不想去,老公与大儿子也不愿意,主要是担心他太小不适应。去的当天早上还在怄气,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我不心疼是假的,但是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着想,为孩子做长远打算。就像教官说的那样: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而是家长离不开孩子。我们自以为用羽翼罩护着孩子,可能滋生的是懒惰与依赖,只有狠下心才能让他变得独立而坚强。
今天刚送到,教官便很快接管,让家长在外面等待,领孩子去见生活老师,出来之后便换上军装,很快投入到训练中。回来之后,一直惴惴不安,时刻关注群里的信息。中午饭食也很好,还有“新兵”自我介绍活动,生动有趣,下午的授枪仪式让我感觉庄严而神圣。
另外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是送“战友”。通过教官分享的视频,我看到其中一个孩子在转身的那一刻嘴角微微抽动,在努力抑制离别的泪水,经受过一个月的磨砺,不是想尽快逃离,而是依依不舍,这份“战友”情让人动容!相信这段苦乐参半的时光会成为孩子一生刻骨铭心的回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成长的蜕变是孩子人生的必经阶段,温室中的花朵很难抵御人生的风风雨雨。
原来我也抱着让孩子来玩玩儿的心态,看到这些正规又合理的训练,精心又细心的照顾,让我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与选择是对的,这也是远到外省的家长都愿意千里迢迢把孩子送到这里的原因。
因为昨天送得匆忙,没来得及买新运动鞋,今天买了两双去给孩子送,其实也是不放心想顺便看看孩子。
早上跑操过后,上午他们进行的是10公里野外拉练,在拉练前有一个动员大会,仪式感满满,在行军的过程中教官全程抖音直播,让家长们看得放心,对家长的合理化要求也是一一满足。大儿子开着车,我跟孩子的爷爷边走边看直播,只见儿子扛着枪,背着水壶,还背着一个大大的行军包,他小小的身躯走在了队伍的前列。看着既欣慰又心疼,他脚上穿的凉鞋不适合走太远的路。我怕他累得脚疼,看着路上荡起的灰尘又恐怕沙子进到鞋里硌他的脚。他的每一步都像是走在了我的心上。
我们的车先到基地,他们的“部队”随后返程,孩子见了我们流泪了但并没有大哭,还以为我们要接他回去。因为去的时候是连哄带骗的,说待两天就把他接回来。我问他在这行不行,他说还行,但是想回家。在传达室门口,我让他试新鞋子,一摸他的脚,他说妈妈脚疼,我心疼的想哭但又抑制住了。
把凉鞋换掉穿上一双,另一双让他提过去交给生活老师,他说一会吃完饭就走了,干嘛还要交给老师,还问我那些行李咋办,我说先拿给老师吧,他坚决不肯提,旁边一个大点儿的男孩儿说我帮他提着,交给老师。孩子们有序地去存放行军包和枪支,准备吃饭。
教官说孩子表现得很好,近几天尽量不要来看他,我非常理解。回来之后一直心神不定,想着他知道我又一次“骗”了他该多伤心。一直在关注他们的信息。他们中午饭吃得很好,这两天都是四菜一汤加米饭,三荤一素,西红柿鸡蛋汤。中午休息过后是读书学习的时间,傍晚时分开始野外障碍训练,看得我心惊胆战,他哥哥也担心得不得了,说他平时都不怎么运动这怎么能受得了?但是我对孩子与教官们很有信心,看到他在教官们细心又科学的指导下,成功攀越障碍后,满满的自豪感涌上心头。
训练过后还有做游戏活动,孩子们笑得都非常开心,“送战友”活动的仪式感也非常好。晚上安排的是看电影《建国大业》,这一天的“军营”生活可谓劳逸结合,寓教于乐,孩子们的营中生活真是丰富多彩。
晚上和张鑫校长聊天,他说孩子表现得非常棒。在徒步训练的过程中,他怕孩子太小受不了,几次问他能坚持住不能,如果不能可以用电动车带他一程,他说能,一直坚持到最后,下午的训练也很勇敢。他说孩子们的表现和潜能很多时候都出乎家长意料,我深以为然。
长这么大,他是第一次离开我出远门,到现在还没有跟我分床睡过。昨天晚上睡觉时我觉得身边空落落的,几次惊醒,但为了孩子能变得更好,再不舍也得忍受。
这世界上很多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母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别离。像出壳的小鸟一样,总有一天他要远行,我只能默默地祝福他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