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景静 通讯员 司嘉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近日,二七区嵩山路街道亚星社区活动室里,随着最后一段合奏旋律缓缓落下,十余名居民学员笑着收起手中的电吹管。这场由社区联合辖区“社区合伙人”开设的公益电吹管课,在一个月的悠扬乐声中悄然画上句点。
开课之初,不少居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的。58 岁的张阿姨坦言:“以前只见过萨克斯,这电吹管轻便、按键简单,就想来学个新鲜。”第一节课上,像张阿姨这样连 “哆来咪” 按键顺序都分不清的学员不在少数,更别说吹出连贯的曲子。为此,社区链接了辖区文化机构专业老师,带着教材每周两节课驻点教学,从气息控制到简谱认读逐个突破。考虑到学员多是零基础,老师特意选取《茉莉花》《红河谷》等耳熟能详的曲目作为练习素材。“熟悉的调子一吹,劲头就来了。” 张阿姨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一个月里,居民们的进步藏在每天的练习中:从单音到连奏,从生疏到流畅。62岁的刘大爷原本性格内向,如今却成了“课后小教练”,下课后总有人围着他问“这个小节怎么换气吹得更流畅”。“大家凑在一起练,比一个人在家有意思多了。”学员们的话里,满是收获的喜悦。
这场公益课的圆满落幕,得益于“社区合伙人”资源的激活——专业师资被引入居民身边,而“需求收集—资源对接—课程落地—反馈优化”的闭环模式,让公益服务既汇聚多方资源,又精准对接具体需求。如今,电吹管公益课虽已结束,但居民们自发组建的“邻里吹奏小组”,依然活跃在社区艺术团中。
下一步,亚星社区将继续深化“社区合伙人”机制,让更多像这样“小而美”的公益服务,走进居民的日常生活里。

郑州日报
郑州日报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