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这个数字化时代,孩子们的用眼健康成为了每位家长心中的头等大事。护眼灯、护眼屏、OK镜等宣称能延缓假性近视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京东方推出的“远望屏”更是以万元级的高端定位,吸引了无数家长的眼球。然而,这款被寄予厚望的产品,真的能如其所愿,成为孩子们视力的守护者吗?事实或许并非如此乐观。
北京商报的报道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京东方远望屏的“护眼神话”。多位家长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发声,称自家孩子在使用远望屏后,不仅没有缓解视力问题,反而出现了眼轴增长、假性近视加剧等不良反应。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投诉信息在引发关注后,竟悄然从平台上消失。
据北京商报报道,消费者张敏在花费万元购买了远望屏后遇到了糟心的问题。2023年4月,由于在上一年级的儿子濒临近视,有50度的远视储备,右眼眼轴23.62mm,左眼眼轴23.77mm,张敏更加重视对儿子的近视防控。张敏称,孩子爸爸是超高度近视,并且视网膜穿孔两次,因此孩子的护眼问题是家庭的第一要务。
张敏表示,在查出濒临近视后,立刻给儿子戴上了平光离焦镜,在上网课时使用投影仪(投影仪流明很够,开灯都能看清),户外活动也十分充足,近距离用眼极度控制,使用屏幕的时间很少,当时眼轴控制得非常好。在离焦镜与投影仪搭配使用的一年内,孩子右眼眼轴仅增长了0.03mm(眼轴23.65mm),左眼眼轴增长了0.04mm(眼轴23.81mm)。
虽然自己有效果较好的固定护眼手段,但在听说使用远望屏后可以退轴,加之考虑到儿子去上编程课时也可以携带使用,不必近距离用眼,于是张敏产生了购买的念头。
张敏说,2024年3月,自己看到一家代理商自称与护眼界背书很厉害的专家主任赵阳有合作,消费者可以在购买后进到群里,有护眼的相关问题可以问赵阳,也可以帮忙预约赵阳的号去看眼睛。看到如此令人心动的条款,张敏最终下定决心,花费了近1.2万元购入了一台远望屏。
但让她接受不了的是,在使用远望屏过后,孩子的眼轴不但没有保持稳定,反倒还增长了。所谓眼轴是眼球从前到后的长度,其增长与近视密切相关。眼轴过长会导致光线焦点落在视网膜前,形成轴性近视。儿童青少年眼轴监测是近视防控的重要指标。
张敏说,孩子使用远望屏的前三个月,两眼各涨轴0.08mm(使用时为户外阳光十分充足的4—7月,使用远望屏前同期则是退轴0.01mm),后两个月两眼各涨0.03mm,停用后(用回原来的投影仪),两眼一个月各退0.03mm,后面的涨势跟原来保持一致。
根据张敏的观察,在成都日照较少的时间里(10月底至次年1月底),三个月时间孩子两眼各涨轴0.04mm,使用远望屏的前后都是如此,其余时间是三个月涨轴在0.02mm以内,如果是放暑假且户外和日照都很好的情况下,眼轴会保持不涨或轻微退轴。“使用远望屏之前和停用之后一直是这个规律。”张敏说道。
不只张敏,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还有不少家长纷纷吐槽远望屏“花费大几千元买的,没有效果,且起反作用”“孩子用了眼轴仍然涨”“使用大半年,从近视150度跳到225度”等。
四川博主“油爸”的亲身经历更是让人心寒。他原本通过戴平光离焦镜、增加户外运动等方式,成功控制了孩子的眼轴增长。然而,自从使用了京东方远望屏后,孩子的眼轴在短短7个月内增长了0.11毫米,甚至有家长反映孩子4个月眼轴增长了0.34毫米。“油爸”无奈停用远望屏,换回投影仪后,孩子的假性近视竟有所恢复。这无疑是对远望屏护眼效果的最有力反驳。
面对家长的质疑,京东方客服的回应显得苍白无力。他们坚称远望屏经过大量临床试验,对眼睛无害,并建议“看得越多越好”。然而,这种一概而论的说法,显然无法打消家长的顾虑。
北京一家大型医院的门诊医生刘源直言不讳地指出,眼睛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对于近视的影响其实并不显著,远望屏等护眼设备的实际功效存疑。澳大利亚公共卫生博士陈小舒也表示,虽然远望屏的理论听起来诱人,但目前尚无权威数据能证明其有效预防或延缓近视。她甚至提到,使用远望屏看书、写作业时,投出的图像往往只能看清局部,想要全景式浏览还需不断调整角度或移动书本,这种不友好的使用体验,无疑降低了产品的实用性。
京东方官方对远望屏的技术介绍可谓天花乱坠:通过AR自由曲面专利技术,让孩子在40-50厘米的距离下就能看到10米远的影院级巨幕影像;利用独特光束调节技术,创造健康的光照环境;全光谱、低蓝光、防眩光、无频闪等护眼特性一应俱全。然而,这些看似高科技的宣传,在实际使用中却大打折扣。
有长期从事物理学工作的家长表示,虽然从技术角度分析,远望屏的等效远距离成像和超高频调光可能减少用眼负担,但近视防控是一个综合过程,不能单靠一个产品。而更多家长的实际体验则表明,远望屏在缓解视疲劳、预防近视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在电商平台上,京东方远望屏的售价高达5000-12000元不等,单个链接的已售数量超过200台。然而,这样高昂的价格背后,却是效果的不确定性。家长们花费重金,却可能只是买到了一个心理安慰,甚至是一个健康隐患。
京东方远望屏的投诉风波再次提醒我们,预防近视、改善视力绝非单一护眼产品所能解决。每日保持适量的户外运动、科学用眼才是关键。对于家长而言,选择护眼产品时应保持理性,切勿被华丽的宣传所迷惑,更不应将孩子的视力健康寄托于某一单一产品之上。毕竟,孩子的眼睛,容不得半点闪失。

财经三剑客
财经三剑客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