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凌智 


当16个展馆的玻璃幕墙在晨雾中次第亮起,这座占地2000亩的会展巨无霸正用钢铁骨架撑起中部地区最大的火锅盛宴。2025第十届郑州火锅食材用品展览会不仅是一场美食狂欢,更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向外界展示发展实力的舞台。从亚洲顶级会展场馆的全面启用,到全产业链集聚的产业生态,再到高效协同的服务保障,郑州航空港借这场展会亮出了“硬核肌肉”。

巨馆启新篇:品字阵列藏乾坤

站在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北广场远眺,呈“品”字形排列的展馆群如巨舰列阵,16个展厅构成的“宫殿”里藏着火锅江湖的全套秘籍。这个总投资150亿元、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庞然大物,暗藏中原美学密码,首次全开12.8万平方米展览面积,相当于5个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规模,一举创下河南单体商业展的纪录。

W2馆的潮汕手打牛肉丸摊位前,师傅抡着铁棒反复捶打,肉糜飞溅间引得围观者手机闪光灯连成银河;E5馆的预制菜展区里,加热即食的佛跳墙、梅菜扣肉码成小山,试吃台前排起的长队绕展柜两圈。

此时,航空港区的区位优势,在此刻尽显:内蒙古的冷链车刚卸完整柜羔羊肉,直达展馆时还带着冰碴;刚到的重庆牛油底料集装箱,开箱时麻辣香气呛得人直打喷嚏。“以前进货要跑遍大半个中国,现在在郑州航空港一站配齐,物流成本降了三成。” 专程从洛阳赶来的火锅店采购员李姐,笔记本上已记满 27 家供应商的联系方式。

而参展商看着自家样品摆上展台,由衷发出感慨,对郑州航空港区的物流配套赞不绝口,“过去参加展会要提前一周发货,现在当天补货都来得及。”

据了解,这场展会成为中原国际会展中心的“开业大典”,16个展馆不仅划分出火锅食材、预制菜、智能设备等专业展区,更设置了非遗美食区、音乐嘉年华等特色板块。当沿黄流域鲤鱼烹饪的灶台在馆内架起时,隔壁馆的音乐节舞台已调试好灯光,这种“专业 + 娱乐”的复合场景营造能力,正是现代会展场馆的核心竞争力。

盛宴醉游人:逛吃沉浸乐无穷

“本来是来考察加盟项目,结果从E1馆吃到W6馆,现在连晚饭都省了。”正在创业的王先生揉着肚子展示战果:手里拎着重庆小面调料、内蒙古奶酪和郑州本地的烩面坯,微信步数早已突破2万。

这种“逛着逛着就饱了”的体验,成了本届展会最鲜活的注脚。在火锅的沉浸式体验区,食客们戴着VR眼镜“穿越”到四川底料工坊;预制菜专区的加热试吃点前,微波炉运转的“嗡嗡”声此起彼伏;连烘焙区的师傅都端着刚出炉的麻薯,往试吃者嘴里塞。

在E2馆的预制菜展区,郑州本地企业生产的即食烩面正通过智能包装线封装,这些产品将通过中欧班列发往17个国家。而隔壁馆内的冷链设备区,速冻机正演示着-40℃超低温锁鲜技术,这种“前店后厂”的展示模式,生动诠释了航空港的产业融合能力。

上午8点的地铁城郊线已座无虚席,延长至22时的运营时间让赶展人流有了从容选择。从B口出站步行200米即达展馆的动线设计,与8个停车场、2条公交专线、免费摆渡车组成的立体交通网,共同构成“零换乘”会展服务体系。

“从展品通关到食品安全,每个环节都有专人对接。”会展中心安保负责人表示,他们时刻关注着16个展馆的消防状态、人流密度和交通流量,使展会首日4万多人次客流实现零拥堵、零投诉。

新城向未来:双期联动筑高地

更深远的布局已在酝酿。当远方的宾客们感受过这16个场馆的魅力而惊叹后,先别急,再看下一旁的中原国际会展中心二期。这座同样16个展馆、总用钢量10.6万吨、超14座埃菲尔铁塔、中轴主拱163米跨度位居全国会展类第一的钢铁“巨无霸”也蓄势待发,有望在今年8月20日前后完工交付。

届时,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完全体即可面世,这里将聚集会展策划、物流运输、广告设计等全产业链企业,打造成为中西部首个会展总部基地。这种“以展兴城”的发展路径,让本次火锅展不仅成为贸易平台,更成为航空港会展经济的“招商名片”。

当夜幕降临,音乐嘉年华的灯光照亮展馆上空,参展商们在庆功宴上举杯时,郑州航空港已用这场展会证明:它不仅能承接大型展会,更能通过展会来展现一座新城的产业实力与城市能级。这场始于火锅的盛宴,最终成为航空港向世界展示发展底气的舞台,而这种“秀肌肉”的底气,正源于日复一日的实力积淀。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