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中国国家画院、山东美术馆主办,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协办的“工写之间——贾广健艺术展 ”和“民间表现主义——王辅民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举办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天津市委原常委、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散襄军,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刘万鸣,天津市文联原党组书记万镜明,天津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孙杰,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天津市美协主席王书平,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石齐画院院长石齐,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寇疆晖,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袁学军,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天津市美协副主席李毅峰、孟庆占,天津市美协秘书长张福有,中国书画报社社长、执行总编辑路洪明,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林海钟,贾广健艺术馆馆长段洪甫,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杨大伟,天津市新阶层联谊会副院长范权,天津海顺集团书记袁汝海,敦煌市委原书记孙玉龙等自省外专程赶来的领导和山东省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延明,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潘鲁生,济南市委原常委、秘书长蒋晓光,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省美协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徐青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董占军,山东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蕾,济南市历城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孙德顺,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省美协第七届名誉主席张志民,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沈光伟、刘玉泉、梁文博、马麟春,山东大学荣聘教授李学明,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宋丰光、张锦平,齐鲁师范学院教授赵英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卢洪刚,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客座教授郭英培,济南出版社原美术总监李兆虬,潍坊市美协主席王居明,大众报业集团原监事会主席支英琦,山东省美协第八届名誉主席、济南市文联主席张望,山东省美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宜,山东美术馆馆长、省美协副主席杨晓刚,山东画院院长、省美协副主席常朝晖,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省美协副主席刘明波,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院长、省美协副主席王宇鹏,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省美协副主席王文灏,山东省美协副主席魏百勇、李庆杰,山东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樊磊,山东画院原副院长王磐德,山东省文化馆原副馆长李思峰,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副馆长张辉,临沂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姚秀明,以及于庆浩、王升旭、王忠、王鹏、王梅言、王雅雯、方辉、冯建军、孙文韬、孙春龙、孙棋、孙蔚然、孙振久、刘扬、刘明、刘颖超、刘翔鹏、许佃永、李玉旺、李昂、李恩成、李晓辉、张丽霞、张德娜、张肖萍、张杰、张波、张春燕、吴春玉、陈涛、赵彦菊、姚朋魁、侯娣坤、韩英伟、耿晏、倪惠明、扈明增、韩斌、谭波、翟圣亮等来自各地的艺术界同仁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杨晓刚馆长,寇疆晖副院长,徐青峰主席,刘万鸣院长,贾广健副主席,王辅民所长先后致辞。开幕式由山东美术馆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崔文涛主持。
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
杨晓刚馆长在致辞中表示:“贾广健先生以‘工写之间’为魂,融工笔精微与写意神韵于一体。他的花鸟世界,是对中国画千年笔墨传统的当代诠释。王辅民先生则以‘民间表现主义’开创新境,将陇东社火的民俗基因融入现代水墨。超越符号再现,以水墨重构民间狂欢,推动非遗‘活性传承’。山东美术馆推出贾广健、王辅民先生这样具有深厚学养与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个展,一方面旨在美术馆这一‘活态’文化场域中,集中展现中国画在当代语境下的多元探索与丰硕成果,让传统笔墨在与时代、与人民的对话中焕发新生;另一方面,立足这片文化沃土,主动链接优秀艺术力量,推动深度学术对话。”
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寇疆晖
寇疆晖副院长在致辞中谈道:“贾广健先生作为天津美术学院原院长,他不仅以深厚的学养推动着学院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更以身作则,用手中的画笔诠释着对传统的敬畏与对时代的思考。‘工写之间’这一展览主题,恰如其分地勾勒出贾广健先生的艺术追求。‘工’与‘写’的融合,既是技巧的精进,更是心境的沉淀——他用画笔架起了传统与当代的桥梁,让观者在笔墨流转中感受到中国画的永恒魅力。”
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省美协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徐青峰
徐青峰院长在致辞中表示:“贾广健先生与王辅民先生,一位以工笔写意之精微见精神,一位以民间表现之宏阔显气象。这种‘和而不同’的艺术对话,正是当下中国美术‘守正创新’的生动注脚。两位艺术家的联袂展出,是一场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学术思辨:贾广健先生以‘工写之间’回应了‘如何以传统笔墨介入当代语境’;王辅民先生以‘民间表现主义’回答了‘如何以本土经验重构现代性叙事’。他们的作品共同证明:中国画的创新,在于对自身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或如琢如磨,在工写之间见天地;或如焰如炬,在民间沃野燃新火。这种转化,需要艺术家的个体智慧,更需要文联、美协、学院、画院、美术馆等机构的学术接力。”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刘万鸣
刘万鸣院长指出,“贾广健先生以‘工写之间’为主题,深化和探究工笔与写意的关系,凝炼和完善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他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全国各地都曾留下其坚实的足迹。他秉持以“大美之艺、厚德之行”的教育文化理念为高等美术教育与人才培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王辅民先生把西方的表现主义吸收到中国绘画当中,以强调笔墨从而代替强调色彩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他从中国民间艺术中,发掘出现代艺术的元素,这是当代中国画家对传统文人画和民间艺术的综合、吸收和改造。两位先生均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在时代中探索创新。贾广健于“工写”的辩证中锤炼语言,王辅民则在中西、雅俗间开拓崭新境界。”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研究所名誉所长
天津美术学院原院长 贾广健
贾广健先生介绍了此次展览的筹备、组成以及作品内容,他讲道:“白石老人说:诗者睡之余,画者工之余。展览中的许多小品是‘工之余’的创作,也呈现了我在工作与创作间的绘画状态。展览整体上是2024年大道不孤——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邀请展的延续与深化,又增加了一部分最新的作品,其中包括重要作品创作文献、工笔花鸟、没骨花卉、写意花鸟、山水写生、版纳写生等,呈现近期深入生活、师法自然的创作成果。展览以‘工写之间’为题来呈现我的艺术面貌和创作状态。在工笔的精密与写意的挥洒间寻求平衡,既延续传统文脉,又融入对自然生命力的感悟。”
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名誉所长王辅民
王辅民先生对山东美术馆团队在展览策划、筹备及落地过程中展现出的高效协作与专业服务精神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在致辞中谈及展览与创作感悟时表示:“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美术创作,如何体现中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如何使作品既与国际美术沟通连接,又能真正彰显中国文化的精神、文脉,乃至中国人的美术精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我的创作核心在于汲取中国民间艺术原生态精髓,与西方现代美术交融嫁接,形成‘民间表现主义’风格,强调意象与意境,这源于黄土高原生活的滋养。此次展出80余件作品,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美术创作的理解和实践。”
杨晓刚(左)贾广健(中)王辅民(右)
开幕式上,贾广健与王辅民两位先生向山东美术馆捐献自己创作的作品,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代表山东美术馆接受捐赠,并向二位艺术家颁发收藏证书。
展览启幕
散襄军、陈延明、潘鲁生、刘万鸣、蒋晓光、徐青峰、万镜明、孙杰、董占军、孙蕾、王书平、石齐共同为展览启幕。
开幕式由山东美术馆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崔文涛主持
“工写之间”与“民间表现主义”双展汇聚贾广健和王辅民两位艺术家247件精品力作,不仅是贾广健、王辅民两位先生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山东美术馆与国内重要创作研究机构合作推动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实践。通过作品,可以看出两位艺术家以各自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广大观众不仅能领略两位艺术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思考,更能感受到当代中国画家传承文脉、拥抱时代的不懈追求,感受到中国绘画在新时代的多元魅力与无限可能。
贾广健接受媒体采访
王辅民接受媒体采访
山东美术馆还将继续致力于策划高品质展览,深挖传统精髓,搭建创新舞台;促进学术对话,激活地域文脉;丰富公众审美,赓续美育薪火。
展览持续至7月31日。
展览现场
艺术家简介
贾广健
Jia Guangjian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原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花鸟画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天津画院原院长、天津美协副主席、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教学名师、天津市文史馆馆员、天津市政协委员。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文化名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王辅民
Wang Fumin
1961年生于甘肃庆阳。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大美术系、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兰州画院院长,兰州市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曾参加第六届、八届、九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全国美展。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和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最佳作品奖,世界华人书画展铜奖。
注意事项:
1.山东美术馆免费开放,无需预约。
2.山东美术馆免费停车。因美术馆停车场车位紧张,倡导绿色出行。自驾车辆请停往附近停车场。
场馆信息: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1777号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收藏推荐
北京一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