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嘉和一品创始人兼董事长刘京京在社交媒体上发博,针对近期的外卖大战,从商家的角度表达其“困在外卖大战下的真实呐喊”。

刘京京的呐喊,字字恳切,道出了被平台“困在系统”里的餐饮人的真实困境。“员工累趴了,餐厅也赔本了”,这绝非危言耸听。她犀利地揭示了外卖补贴大战中那个冰冷的陷阱。

所谓“10元补贴”,平台仅承担区区3元,而高达7元的成本重压,却无情地转嫁给了本就在高运营成本中挣扎求生的商家。这实际是平台在流量狂欢中对实体餐饮的无情压榨。

刘京京同样看到了穿梭于大街小巷的骑手们正被冰冷的算法和数据编织的“怪圈”所困,在效率至上的名义下,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是否真正匹配?她为他们发声,呼吁平台给予骑手应有的尊严与补贴。

外卖大战中,平台的数据战报却格外两眼:美团日单量1.5亿新高,饿了么联手淘宝闪购突破8000万单,用户活跃度节节攀升,准时率令人惊叹……然而,这辉煌数据的背面,是商家被迫割让的微薄利润,是店员成倍叠加的汗水,是骑手在烈日暴雨中争分夺秒的透支。

社交平台上,消费者为“一分钱奶茶”雀跃,也为两小时的漫长等待而腹诽。但在聚光灯之外,厨房里是无奈的叹息。良心商家咬牙坚持却血本无归,而个别无良者则在重压下偷工减料——那廉价的“黑色塑料勺”、华而不实的“国潮包装”,伤害的不仅是食品安全,更是整个行业诚信的根基,最终买单的,仍是消费者。

我们是否过于沉溺于“补贴”带来的瞬时快感,而忽略了这场盛宴真正的埋单人?平台巨头们挥舞着看似慷慨的补贴,但其庞大的利润积累,让这“让利”显得杯水车薪。外卖的蛋糕越做越大,涌入分食的玩家越来越多,但切蛋糕的刀,是否公平?平台作为规则的制定者与最大受益者,其责任何在?

刘京京的呼吁,振聋发聩:“外卖的凛冽寒风不该吹灭温暖的餐饮烟火。”这“烟火气”,是热腾腾饭菜背后的人情温度,是实体门店承载的就业与社区活力,是整个餐饮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作为消费者,我们当然渴望实惠。但比“一分钱”的噱头更珍贵的,是能安心享用一份健康、美味的餐食,是建立在公平、诚信基础上的交易。平台竞争的狂飙突进,不应以牺牲商家生存空间、压榨劳动者权益、透支行业未来为代价。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