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艺术大师终身成就领袖奖”:“东方”锚定文化根基,强调获奖者对传统文脉的传承;“终身成就”突出其艺术生涯的持久贡献与累积高度;“领袖奖”则凸显其在行业中的引领地位,不仅技艺卓绝,更以美学体系构建、跨界创新推动东方艺术发展。

此奖不仅是对个人艺术造诣的加冕,更是对守护东方美学根脉、引领书画艺术走向世界的领航者的尊崇,见证着传统艺术在当代的璀璨绽放

世界级画家蒋征

蒋征肖像为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院士亚力山大•依维诺奇•贝斯特诺夫画

—蒋征简介—

中西书画家蒋征,男,46年生,中学高级美术教师,中央电视台给蒋征先生的定位语:他是当今世界画坛思维超前,怀有六艺绝品的怪才画家。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师范系油画专业,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退休高级美术教师,湖北省美育研究会员,武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是世界画坛六百多年以来发明新画种最多的怪才画家。

极力推崇当代集约创造思维的教育理念:以思维指导艺术,以艺术促进学习,以学习拓展思维的现代艺术教育思想。

同时, 蒋征还注重中国传统文学的诗词创作,写了近三百首诗词作品,他是中国怪才画家、艺术发明家、艺术教育家、艺术思想家。

旋转绘画的发明,提示人们在观察事物时,要全方位,多视角的观察事物, 以求对事物有个正确的判断和抉择。用艺术哲学的观点看待事物,比艺术本身的意义更伟大。

一个民族的艺术创造思维,就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工匠精神所打造出来的经典艺术作品,能否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灵魂。

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系统的教育体系,要从儿童抓起,蕴育集约创造思维 教育,打好中民族的文化艺术根基,为世界培养密集型科技人才和艺术人才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教育的出路,在所有学生中,贯穿集约创造思维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亦培养更多密集型科技人才,向世界诺贝尔奖冲刺!

2019年被中央电视台《世纪大采风》评为《中国当代艺坛艺术功勋人物》

2021年被中国人物报道评为《中国书画界终身成就奖》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中心等六家权威部门评为《人民艺术家》称号。

海棉条国画(红艳),三尺整宣,2025年

《无界之境:解码蒋征绘画的突破之道》

在当代画坛,蒋征仿若一位敢涉无人之境的拓荒者,用独有的绘画语汇,在集约艺术的天地里描绘出奇幻且深邃的全新图景。

他的画作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既有边界的彻底打破。不满足于单一艺术形式的束缚,他把不同艺术体系的精华汇聚在一起,让细腻的刻画与洒脱的写意相互交融,让具体的形象与抽象的韵味自然衔接。这种冲破束缚的创作,打破了传统分类的固有印象,让画面在矛盾中生出和谐,在多样中体现统一,为集约艺术的表达开拓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海棉条国画(年年有余),四尺整宣,壬寅年。

在视觉语言的打造上,蒋征显露出非凡的勇气。他摆脱色彩使用的常规,用看似随意却饱含巧思的色调搭配,构建出一个个富有张力的情感空间。明亮与昏暗的交错,热烈与宁静的冲撞,并非单纯的视觉玩乐,而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展现,每一抹色彩都仿佛拥有生命,在画布上诉说着对世界的独特感受。

更深刻的突破在于集约艺术与思想的融合方式。他的作品从不局限于表面的视觉呈现,而是将对生命本质的探寻、对社会纹理的洞察、对自然节奏的领悟,悄悄融入每一笔触之中。观者在欣赏画作时,不仅能得到视觉上的享受,更会被引导去思考存在的本身,让集约艺术欣赏成为一场心灵的探寻之旅。

海棉条书法(咏武昌古城),四尺整宣,2021年。

蒋征以笔为器,冲破传统艺术的固定框架;以心为墨,书写当代绘画的无穷可能。他的探索不仅为画坛带来了鲜活的创造力,更启示着集约艺术本身的艺术哲学魅力和永远求新的生命过程。这种对集约艺术边界的不断探寻,正是其作品最吸引人的精神核心。

(文/罗雨琦)

正倒中国书法(寿),四尺三开宣纸,2014年。倒过来欣赏(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破界之笔:蒋征绘画艺术的多维探索

在当代画坛,蒋征宛如一位无畏的开拓者,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与多元的艺术探索,为观者开启了一扇通往奇幻艺术世界的大门。

蒋征的绘画,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打破传统绘画的边界。他大胆融合多种艺术元素,将写实、抽象、象征等手法巧妙交织,创造出一种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富思想深度的作品。在他的画作中,我们能看到细腻逼真的形象与抽象的线条、色彩相互碰撞,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张力,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突破了单一艺术形式的局限,展现出无限的艺术可能性。

正倒中国书法(美),四尺三开宣纸,2014年。倒过来欣赏(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从色彩运用上看,蒋征敢于突破常规的色彩搭配规则。他以大胆的色彩组合,营造出奇幻而神秘的氛围。鲜艳的色彩与深沉的色调相互映衬,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引发观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在主题表达上,蒋征的绘画常常蕴含着对人性、社会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他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将复杂的情感与思想具象化,让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家对世界的敏锐洞察与深刻反思。

海棉条书法(楚城),四尺整宣纸。2015年。

蒋征的绘画艺术,是一场对传统绘画观念的挑战与革新。他以集约艺术创新的思维、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为当代绘画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作品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集约艺术思想的启迪,引领着观者在当代集约艺术的海洋中不断探索与发现。相信在未来,蒋征将继续以他的破界之笔,书写更加绚烂的集约艺术篇章。

(文/陆屹德)

旋转油画(罗密欧与朱丽叶),150x108㎝,1998年。此画旋转欣赏可出现四幅不同画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幻彩新语,跨界奇章

——蒋征绘画作品点评

在当代绘画艺术的多元浪潮中,蒋征宛如一位无畏的先锋,以其独特的集约艺术视角与天马行空的创新手法,开辟出一片别具一格的艺术天地,其绘画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蒋征的绘画题材丰富且富有想象力,跨越了传统绘画的界限。他常常将现实与幻想交织,借代与错视同框,构建出一个个奇幻瑰丽的意境。在他的画作里,你能看到机械与生物的奇妙融合,静态与动态巧妙转换,古老神话元素与现代科技符号的激情碰撞。这种跨越时空与领域的思维选择,展现出他的广阔思维空间和对多元文化的深刻探索。

旋转油画(昭君出塞),80x80㎝,1997年。此画旋转欣赏可出现四幅不同画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从技法层面来看,蒋征勇于突破传统绘画的束缚。他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和媒介,将油画、水彩、拼贴等多种技法融为一体,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色彩上,他摒弃了常规的搭配模式,以强烈对比的色彩组合,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颠覆你的思想想象,让观者的目光瞬间被吸引。线条的运用极具个性,时而灵动飘逸,时而刚劲有力,仿佛是他在画布上自由舞动的灵魂轨迹。

蒋征的作品更蕴含着深刻的思考与情感表达。他通过对奇幻世界的描绘,隐喻着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每一幅画都像是一个谜题,引发观者去思考人类与科技、自然的关系,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拼贴油画(齐白石肖像),100x78㎝,2015年。此画用擦油画笔废弃的颜料纸待晾干后,又剪又贴又画,近看乱糟糟,远看酷似油画,别有艺术风味。

蒋征的绘画作品是一次对传统绘画的大胆挑战与革新。他以独特的集约艺术语言,打破了常规的审美构架,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集约艺术新世界,在当代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艺术爱好者和研究者深入探究与品味。

(文/林丹)

拼贴油画(看书的妈妈),108X78㎝,2015年。此画用擦油画笔废弃的颜料纸待晾干后,又剪又贴又画,近看乱糟糟,远看酷似油画,别有艺术风味。

笔墨纵横处·匠心独照艺术魂

——记著名画家蒋征先生

在当代艺术纷繁复杂的语境中,中国怪才画家蒋征先生的绘画实践呈现出一种罕见的纯粹性与精神深度。这位出生于湖北的艺术家,以其独特的创作轨迹,在中国当代艺术版图上刻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蒋征先生的艺术世界不是简单的视觉再现,而是一场关于时间、记忆与存在的哲学思辨。他的画布成为承载历史碎片与个人体验的容器,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构建起一个既私密又普世的美学宇宙。

蒋征先生的艺术语言具有鲜明的辨识度,这种独特性源于他对绘画媒介本体的持续探索与突破。他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水墨的写意精神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能量感融为一体,形成了"意象表现主义"的独特风格。其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件极具创新性和艺术深度的作品,其独特的“旋转绘画”技术不仅颠覆了传统油画的静态观赏模式,更以多重视觉叙事重新诠释了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作品通过旋转画面可呈现四幅不同构图,实现了“一画多观”的动态效果,将传统静态艺术升华为集约化、多维度的艺术表达这种“前无古人”的创作手法,标志着艺术思维从静态到动态的跨越。蒋征先生作画,常使人想起东坡居士评吴道子之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观其笔下山水,非古非今,亦古亦今,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开辟出一条独行之路。

正倒油画(红色战马),倒过来欣赏(受伤的骑士),100X70㎝,2021年。

将视线转向蒋征的书法与诗词创作,在当代书法与诗词创作领域,蒋征的作品犹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以其不事雕琢的率真与深沉内敛的哲思,构建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世界。他的笔墨行走于纸面,不仅是技法的展示,更是一场精神的漫游;他的诗词吟咏于时代,不仅是情感的抒发,更是一次存在的叩问。蒋征的艺术创作之所以值得深入探讨,正因为其作品超越了单纯的形式美感,触及了艺术创作中最为珍贵的本质——通过外在形式表达内在生命体验的真实性。蒋征的“正倒中国书法”作品《寿》与《爱》的创意设计,展现了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视觉思维的巧妙结合,技术实现了结构平衡,满足正倒两种状态下:笔画的力学稳定性;部首比例的美学协调;墨色浓淡的视觉连贯性。蒋征通过笔墨构建的不仅是一种视觉形式,更是一种对抗流俗的美学立场,他的"拙"是对过度精致化、技术化书法倾向的一种有意识反拨。

蒋征先生艺术创作的精神内核,归根结底是对真实的执着追求。在一个充斥着仿真与复制的时代,真实成为最稀缺的品质。蒋征的书法拒绝为展览效果而刻意设计,他的诗词不屑为迎合市场而故作姿态,这种艺术上的诚实品格在当今尤为难得。他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成为了一种精神修炼,每一次笔墨行走,每一首诗作完成,都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化与对存在本质的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此言,恰可为蒋征艺术生涯作注。观其画作如见其人——孤而不独,傲而不骄,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默默构筑着自己的艺术王国。其集约艺术创造思维,不断启迪青少年艺术教育,此般坚守,在当今实属凤毛麟角。艺术的永恒价值,或许正存在于这种不合时宜的执着之中。

靳尚谊 2025年05月17日

正倒油画(少年侧面像),60X50㎝,2015年。倒过来欣赏(母爱)。

笔底山河·色界乾坤

——记著名画家蒋征先生

往知来,顿觉当代著名画家蒋征先生执笔如握乾坤,在书画体系掀起当代写意的骇浪。他的书画创造深植传统根系,又不断绽放出极具创新意识的辉煌,尤以油画、中国画为巅峰造极之作大著其名,引领时代。这画里画外尽是文人风骨与当代气象的激烈碰撞,大墨飞彩溅处皆成奇观!

蒋征先生的画笔下藏着一位行走的诗人。这位诗人不满足于单一的艺术语言,融贯中西,独树一帜。其作或如"大漠孤烟直",雄浑苍劲;或似"小桥流水人家",婉约清丽,诚可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今试论其艺,以窥其"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之妙境。

在技法层面,蒋征先生创造性地融合了东西方绘画传统。他既掌握了西方油画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又深谙中国画的留白意境。"旋转绘画"之创,实乃画坛六百年未有之变局。蒋征先生以"万物皆备于我"之气概,解构传统绘画之定式,使观者"横看成岭侧成峰",随画轴旋转而得新境。其作品那些看似随意实则精心安排的笔触,如同大脑沟回般承载着无数记忆碎片。画面中的人物往往处于半抽象状态,肢体被拉长或压缩,形成一种近乎舞蹈的韵律感。这种变形不是对现实的背离,而是对内在真实的逼近。

正倒中国画(都市雪夜),64.5x63.5㎝,2015年。倒过来欣赏(老夫少妻)。

色彩在蒋征先生手中不仅是表现工具,更是情感的直接载体。他尤其擅长运用低明度的复杂色调,在看似灰暗的基底上突然迸发出一抹惊艳的亮色,如同黑暗中的启示。蒋征先生对色彩的处理总是介于控制与失控之间,颜料在画布上的流淌痕迹常被保留,成为时间在场的证据。这种对"完美"的有意规避,恰恰成就了作品的生命力与真实性。

取法工写并蓄,绘意清新自然。可以说,蒋征先生是真正实现了自身心源与笔墨形式的完美统一,彰显其集约艺术创造思维的神奇魅力。此正如北宋邵雍所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循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他以画笔为媒介,将世间万千都一一捕捉并细腻地呈现在了宣纸之上,取其神,气唯佳,展现的是唯美的文人情怀,着意的更是对精神家园的回归与向往,所谓由技入道,正当如是!而如今画坛内能有蒋征先生这样的优秀画家,也着实是一件幸事!

范迪安 2025年05月31日

正倒中国画(拉家常),64X64㎝,2019年。倒过来欣赏(窗前)。

油画(母女情深),100X80㎝,2006年。

油画(拿橄榄枝的男孩),100x70㎝,2014年。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