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每天勤勤恳恳刷牙,却发现牙齿依然敏感脆弱;当你小心翼翼避开甜食,龋齿却还是找上门——或许不是你的错,而是那些藏在生活里的“护牙谣言”在暗中搞鬼!
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些“牙齿杀手”,看看你中招没?
谣言一:刷牙越用力,牙齿越干净?
真相:暴力刷牙=牙釉质“天敌”!
很多人误以为“用力刷=刷得干净”,殊不知,牙釉质的“天敌”正是这种横向拉锯式的暴力刷牙!长期如此会导致牙颈部楔状缺损,还会损伤牙龈,引发牙龈退缩、牙齿敏感。
正确做法:
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
每次刷牙时间≥2分钟,每天至少2次;
配合含氟牙膏,增强牙釉质抗酸性。
谣言二:牙线会让牙缝变大?
真相:牙缝变大的“锅”,牙线不背!
“用牙线会把牙缝撑大”的谣言,让许多人宁愿用牙签“暴力剔牙”也不要尝试牙线。事实上,健康的牙齿排列紧密,牙线能轻松滑入牙缝并清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牙缝变大的真正元凶是牙周病导致的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吸收!
正确做法:
每天使用1次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刷无法触及的邻面;
牙线使用后出现短暂牙龈出血是正常现象,持续出血需就医;
避免用牙签!它的尖端会刺伤牙龈,加速牙缝扩大。
谣言三:智齿不疼就不用拔?
真相:沉默的智齿,可能是定时炸弹!
“我的智齿从来没疼过,为什么要拔?”这是牙医最常听到的疑问。实际上,约80%的智齿存在阻生问题,它们会顶坏邻牙、引发冠周炎,甚至导致颌骨囊肿!更隐蔽的是,阻生智齿会形成难以清洁的卫生死角,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正确做法:
18-25岁是智齿萌出高峰期,建议拍片检查;
即使无症状,若存在阻生、压迫神经等情况需尽早拔除;
备孕前务必检查智齿,孕期智齿发炎可能危及母婴健康。
谣言四:牙齿美白产品越贵越好?
真相:盲目美白=牙齿“脱矿危机”!
从美白牙贴到家用冷光仪,各种“7天亮白”的广告让人心动。但过度使用含过氧化氢的美白产品会破坏牙釉质结构,导致牙齿透明度下降、敏感酸痛,甚至引发牙髓炎!
正确做法:
优先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的专业美白;
日常美白可尝试含硝酸钾的抗敏牙膏;
少吃深色食物(咖啡、红酒、酱油),戒烟!
谣言五:乳牙坏了不用管?
真相:蛀牙会“传染”,乳牙健康影响一生!
“乳牙反正要换,蛀了也不用管”的观念害惨了无数孩子!乳牙龋坏会引发剧烈牙痛,影响咀嚼和营养摄入,还可能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错颌畸形。更严重的是,口腔细菌会通过唾液传播,增加全家患龋风险!
正确做法:
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清洁(用纱布蘸温水擦拭);
定期涂氟,尽早做窝沟封闭;
发现蛀牙立即就医,避免“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护牙终极法则:科学预防>亡羊补牢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8020计划”,即80岁保留20颗功能牙,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
1.每年1次口腔检查+洗牙(比补牙省钱10倍)
2.使用含氟牙膏(氟是牙釉质的“天然铠甲”)
3.控制甜食频率(细菌分解糖产酸,20分钟就能腐蚀牙齿)
4.拒绝“牙齿开瓶盖”等危险行为(牙隐裂不可逆)
医生简介:
李丹丹,主治医师,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级口腔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医师,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从事口腔全科临床专业近十年,熟练掌握口腔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口腔阻生牙拔除,口腔美学修复,桩冠,全冠的设计和治疗,熟练掌握牙体牙髓牙周的治疗。
科室电话:66280508

郑州口腔
郑州市口腔医院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