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创新路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江东实小·东观教育共同体于5月9日上午成功举办了综合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美术组:

教育之美,美在匠心独运;教学之妙,妙在思维碰撞。本次活动由三位教师围绕同一课题《用彩墨画鱼》,立足新课标理念,从不同角度切入,呈现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精彩课堂。通过多维的设计、多元的策略,展现了“同课”中求创新、“异构”中显智慧的教研魅力,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范本。

来自江东实验小学仙鹤街校区的冯梅老师展示作品结合古诗《江南》“鱼戏莲叶间”营造画面意境,带领学生进入彩墨的世界,引导学生观察鱼的形态、动态与色彩,感受笔下不同的运笔方法呈现的不同画面效果。在彩墨的浓淡干湿变化之中,学生们纷纷掌握鱼的基本造型与用笔。

来自江东实验小学东方校区的任琬平老师让鱼从鲜活的文物中游来,将鱼文化的寓意渗透美育与德育。通过技能示范与视频对比,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运笔方法和墨分五色的变化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鱼的彩墨画法,还注意构图疏密、色彩呼应,最后添加背景元素,丰富了画面意境。

来自万福小学的黄敬渝老师把AI植入课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趣、连贯、完整的大情景,使“技趣共生”。通过三张量表的问题设置,分层教学、层层递进,文化渗透与多元评价,让传统艺术在小学课堂中焕发新生,成为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的桥梁。

音乐组

在活动中,来自教共体不同学校的四位教师,以《西风的话》为课题,通过兼顾经典与创新,切实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他们的课堂各有千秋,多种风格交相辉映,各具特色,展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

来自江东实验小学仙鹤街校区的胡娇老师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示范演唱具有感染力,通过活动的分层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情境体验中,展现音乐课堂的实践与创造。

来自江东实验小学东方校区的弋正龙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谐探究的课堂环境,通过对多媒体的实践运用,将教学各个环节自然地衔接,思路清晰。弋老师深入节奏,重难点突出,鼓励学生自主表达,提升学生的参与感。

来自喻家小学的杨铖伟老师,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法,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杨老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中不断鼓励学生,启发学生思考,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扩展和延伸,融入了“爱国音乐”的德育元素。

来自走马小学的李柯映老师,通过树叶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设计由浅入深,课堂节奏紧凑,语言亲切自然, 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演唱技巧,时刻提醒学生注意气息以及演唱姿势,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培养。

体育组

体育组三位老师围绕《快乐运动,健康成长》这一课题,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呈现了“一题多解”的教学智慧,为学科融合与教学创新注入了活力。

来自黄溪小学的杜骥琨老师的热身环节以“动物世界”为主题展开,学生在动物扮演的情景中中完成动态拉伸。热身强化全身及腿部为随后练习埋下伏笔。 教学环节以情景化游戏《拆弹小专家》《小马过河》为主在游戏中穿插思政教育同时学习巩固折返跑技巧。整堂课以“学、练、赛一体化”理念为核心,通过情境化教学与分层任务设计,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技术,在协作中提升素养,充分展现新课标“教会、勤练、常赛”。

来自江东实验小学东方校区的冯浩老师以长征历史为背景,开展障碍跑教学,以“革命征程中的挑战突破”为主线,通过“学、练、赛”三级递进。学时,借长征故事,让学生体会先辈智慧勇气,明障碍跑是意志磨砺载体。练中,设置“巧渡金沙江(跨跳)”等场景化障碍,分组探究、分层挑战,助学生掌握技能,融入历史。赛中,“长征接力赛”以“传递情报”“转运物质”等任务串联,强调团队协作,过程中,学生自发喊出“坚持就是胜利”口号,完美呼应长征精神内核。

本课将红色教育与体育课堂深度融合,学生在锻炼中传承精神,在超越中感悟成长。

来自江东实验小学仙鹤街校区的唐梅老师的教学设计符合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的开始部分以韵律关节操进行热身,提高学生兴趣,在基本部分的学习中,使用讲解示范法、游戏法、比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完成了投掷技术动作的教学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小组合作练习,也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掌握了投掷的技术动作,在课堂比赛中能够正确顺利地完成所有的组合动作。整节课学、练、赛一体,师生之间互动效果明显,同学们课堂表现积极活跃,达到了快乐运动和身体锻炼的双效目的。

评课交流

授课环节结束后,老师们对课堂进行了研讨交流。南充市高坪区教科所副所长林凡对此次活动做出总结,首先她对此次同课异构活动表示了肯定,并指出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敢破敢立。同课异构的‘异’,不是为不同而不同,而是要求教师立足学情、深研教材,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固有模式。希望老师们保持‘常教常新’的探索精神:创新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刀刃上,落实在课堂互动的细节中,更要扎根于‘以生为本’的教育初心。唯有让创新成为教研常态,方能真正构建起指向核心素养的生态课堂。

颁奖

研讨交流环节结束后,领导和专家为获奖教师们颁发荣誉证书,这是对他们的肯定,更是对他们积极创新的精神的鼓励。

总结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不仅是教学技艺的切磋,更是教育智慧的共享。活动最后,教共体执行理事长、江东实验小学副校长唐艳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本次同课异构活动,既是教学技艺的切磋场,更是教育创新的试验田。老师们用‘同课’夯实根基,以‘异构’激活思维,展现了综合组课堂的多样态与生命力。希望教师们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继续打破惯性思维,深耕课堂创新,让‘异构’不止于形式,更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层培育——教育的未来,正藏在每一份敢于突破的勇气之中!”

活动虽已落幕,但探索永不止步——相信全体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将教研所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异构”与“融合”的循环中持续精进,让课堂真正成为滋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沃土。教育的诗意与远方,正蕴藏在这份脚踏实地的耕耘之中。

(任琬平、弋正龙、杜娇、杜婕、杨春)

供稿:南充绸都在线全媒体中心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