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东疯狂刷存在感进攻外卖行业的当下,竞争对手美团的反应和动作,成了有趣的参考坐标。
因为看起来,京东的攻势很激烈,美团似乎很淡定,互联网上很多人开玩笑说,美团难不成被打没声了?
据所有已公开的信息来看,美团的态度分为明暗两面。
明着来的,是每一次舆论应战。
最开始,京东外卖宣布为全职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含个人部分),美团迅速跟进,表示会为全年累计接单天数在260天以上的稳定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然后是互联网舆论战经典的“二选一”,最终结局是两方都声称对方在搞“二选一”,并且放了所谓的“证据”。
后来刘强东的动作更是让舆论一波接着一波,下场送外卖、请快递员吃火锅、欢迎大家加入京东外卖......如此种种,京东外卖或许正好想通过舆论战“逼急”美团,再顺理成章树立起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形象。
一位接近美团的人士对知危说,“由于京东路子太野了,美团公关比较无奈。”而且直到现在,美团还是没有放开手脚应战,该人士表示,比起京东的激进,美团一直在小心谨慎地走柔软的路线,回应都只会在“小团有话说”这样的小号上发。
那美团真的被逼急了吗?暗战之中,美团似乎还算稳健。
2024年,抖音杀入本地生活业务后,美团组建了“烽火”项目组,意为应对抖音攻势。而京东外卖高调行军将近三个月,截至目前美团内部并未针对京东外卖组建单独的项目组。
有另一位接近美团的知情人士也向知危透露,美团近期相对提升了一些重视程度,但是没有之前抖音大举进入本地生活那样极度重视。
他也解释,让美团警铃大作的是抖音的巨大流量,“这种拥有巨大流量入口的公司,直接切进美团自己业务腹地的方式,确实是美团没打过的仗。”
至于外卖行业核心的几项指标,履约(主要是骑手端)、商家、平台补贴,美团目前也并未因应对京东攻势而做出明显反应。知危询问几位美团众包骑手,都没有得到美团单价上涨的消息,但他们也并不确定是否是只有自己所在的城市没涨价。
一位众包骑手对知危表示,“美团价格没变化,但京东变少了。”他说,现在中午京东高峰期都只能跑几十块,非高峰期更是没单了,他猜测“高峰的时候估计都给达达小队了,众包现在跑京东没效率了。”价格方面,他也感到有一些变化,“京东掉了点价格,现在单价4、5块的比较多,有时候库迪3块一单。”
在他看来,现在的变化也印证了当时骑手对京东外卖的猜测。“还是不缺骑手,现在的骑手数量足够两个平台都降价。”
上述知情人士也表示,美团正在做的也就是盘点哪些商家上了京东,看是否给予优惠,观察价格带上怎么形成优势,以及双方供给丰富度上的差异。骑手方面,核心还是对乐跑、众包骑手的约束,尽量用大单量补贴在高峰时期激励。“高峰时期的确定性非常重要,核心还是保证用户体验。用户单量才是骑手最终赚钱的核心来源,光靠砸补贴不太可能实现飞跃。”
说白了,美团现在已经提升了对商家和骑手的重视,或者说是一种拉拢,但由于涉及诸多细节,从内至外的改变或许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商家端,京东目前免佣,美团仍在抽佣,要么降低佣金,要么掏钱补贴,具体怎样在已有的庞大体量上做出不亏本的策略调整,对美团来说并不容易。
对商家和骑手的拉拢是细枝末节,更是细水长流的事。更何况,京东外卖的动作更像是时间换空间,用烧钱补贴的短期战争先拖住竞对,也更好趁这些时间补好自己的基建,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对比下来京东要补的还是很多,店铺密度要铺起来,骑手要稳定下来,还要降低兼职骑手比例以保持高峰期稳定性……
从这个维度理解,京东外卖势头很猛,但也有迷惑性的成分。对于已经积累起庞大池子的美团来说,京东外卖现在并没有对美团产生战略级威胁,美团想以不变应万变。
“行业应该从‘野蛮生长’向‘精耕细作’转型,例如平台加大智能调度、数据分析等技术投入,向更多品类和下沉市场延伸服务能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认为。
回到企业层面,美团真正的反击应该是闪购。
4月中旬,舆论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际,美团再次重审旗下的闪购业务,有分析人士向知危表示,把闪购的重要性提上来,其实就是让闪购从后台走向前台,这位分析师做过根据有关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的第三方数据测算,美团外卖+闪购的GMV应该算下来比京东秒送和饿了么加起来的两倍还要多。
京东的危机感,也确实有一部分来自爆发性增长的美团闪购,京东3C数码等基本盘逐渐被美团侵蚀,所以才必须要大举发展外卖业务,也深入到对方腹地。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客座顾问、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表示,即时零售业务经过短短几年的快速增长,不仅超过了京东秒送,还在这两年开始通过签约各大知名品牌和拓展平台仓(美团闪电仓)的模型,快速渗透到京东的3C数码、家电和超市快销品等优势品类,而且美团自营的小象超市的不断壮大同样对京东的自营模式提出了挑战。
至于京东和美团的战争,赖阳表示,表面上看是外卖市场的份额争夺,实质上则是围绕未来即时零售整体版图的战略布局。“这不仅涉及餐饮外卖,更延伸到生鲜、百货、医药等全品类即时配送服务,是对未来零售基础设施和用户入口的争夺。”
处境不同,业务发展阶段也不同,真实的商业战争也许不会出现看客期待的那般热闹。美团的小心防守,和京东的拼力一搏,都有其理由。
不过,攻城易,守城难,在已经成型的市场里抢饭吃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