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比拼展风采  趣味健身迎五一
永嘉康宁医院趣味健身运动会让康复在汗水中绽放希望
作者:华夏之音/李望&潘群庆
四月瓯越,草木葱茏。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永嘉康宁医院用一场特殊的运动会,为精神障碍患者铺就了一条通往阳光的康复之路。4月27日下午,“技能比拼展风采,趣味健身迎五一”2025年春季精神患者趣味健身运动会在医院康复中心及运动场圆满收官。这场融合体育竞技与康复治疗的创新实践,让平日寂静的院区化作活力涌动的海洋,见证着生命从阴霾走向晴朗的蜕变。

五支“希望之队”的春日宣言:用热情点亮康复之路
活动当日,“英姿飒爽队”“意气风发队”“神采飞扬队”“精神抖擞队”“容光焕发队”五支战队整齐列队,队员们眼中闪烁的期待,让白色病房的墙壁也染上了生机。

赛场四周,主题横幅与标语成为温暖注脚:乒乓球区“球拍轻扬传情谊,赛场竞技显风采”传递着运动的温度,手工区“巧手织就康复路,匠心点亮幸福梦”则勾勒出劳动技能重塑人生的可能。从方案策划到场地布置,医院领导班子统筹全局,行政后勤团队提前一周完成物资筹备,医护人员逐床动员患者——正如医护人员所言:“我们要让每个患者都感受到,自己是这场盛会的主角。”
双赛道上的生命重塑:体育与技能的双重治愈力
运动会突破性设置“体育竞技+技能展示”双赛道。乒乓球台前,银球如流星划过,选手们专注的扣杀动作里,藏着久违的自信;篮球投篮区,患者们互相纠正姿势,团队协作的默契在一来一回中悄然生长;跳绳赛场成为女性患者的舞台,彩绳翻飞间,轻盈的跳跃不仅是体能的较量,更是对生活韵律的重新感知。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手工制作区。参赛选手即兴奋又认真,为了取得比赛的最佳成绩,选手们都使出吃奶的劲头,患者们用医院康复科提供的材料,随着指尖在跃动,材料很快成为精美的成品.“生活技能手中练,康复希望心中然”的现场标语,正是他们心境的真实写照。

据悉,该医院长期开展“手工技能培训+劳动成果转化”项目,患者完成的手工产品所得收益直接返还本人,这种“劳动-收获”的正向循环,正在帮他们重建“我能创造价值”的社会认知。
参与即荣耀: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看见
与传统赛事不同,本次运动会秉持“参与即有奖”理念:除金、银、铜牌外,每位选手都收获了专属礼品。颁奖仪式上,当患者们接过荣誉证书时,眼中闪烁的光芒比奖牌更璀璨。一位患者轻抚证书说:“这是我发病以来第一次拿到‘奖状’,原来我也能做好一件事。”医护人员感慨:“这些瞬间让我们确信,康复不仅是症状的缓解,更是心灵的觉醒。”

活动尾声,患者们的反馈质朴而动人:“希望下半年还能办”“想增加厨艺、朗诵比赛”——这些声音既是对活动的最高褒奖,也为医院未来的“康复+”模式指明了方向。正如院长在总结中所说:“运动会的终极意义,是让患者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在技能实践中看见重返社会的曙光。”
从赛场到人生:康复治疗的温暖进阶
永嘉康宁医院的这场春日盛会,是精神卫生领域“心身同治”理念的生动实践。当患者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时,他们不仅在锻炼体能,更在重塑被疾病模糊的自我认同;当手工制品转化为真金白银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经济回报,更是“我被需要”的尊严。正如院区里新种下的樱花树,这场运动会播下的希望种子,终将在尊重与关爱的土壤里,长成遮风挡雨的森林。

暮春时节,瓯越大地生机正盛。永嘉康宁医院的运动场上,患者们的笑声仍在回荡。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一群曾被命运按下“暂停键”的人,正以汗水为墨,重新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篇章。在这里,康复不再是冰冷的医学术语,而是一场充满温度的重生之旅,让每个灵魂都能在阳光下,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摄影:潘群庆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