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赵冬 通讯员 苏满营)今年麦播以来,我市小麦生长情况备受关注。由于平均气温较去年同期偏高1℃-2℃,加之土壤墒情适宜,小麦生长迅速,部分早播、播量偏大的麦田出现了旺长现象,增加了小麦冬春冻害的风险。针对这一情况,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进行了详细解答,为农民朋友提供了科学的防控建议。

据专家介绍,小麦在越冬前需达到壮苗标准,即“3大2小5个蘖,10条根系6片叶”,超过这一标准就属于旺长。旺长麦田的主要特征是群体大、个体弱,越冬前就已封垄,且植株偏高,直立生长,叶片细长、叶色较淡。

如果站在地头远看,只看见麦苗不见麦垄,基本上属于旺长苗;走进麦田近看,麦苗茎叶杂乱、叶片又长又薄且向下披垂,是旺长表现;拔出麦苗观察,叶鞘又长又薄,顶部叶片旗长呈轻微扭曲状、高度超过25公分、主茎叶龄超过7个、单株分蘖超过5个,亩总茎数超过90万,即为旺长麦苗。

今年小麦出现冬前旺长的原因主要是“种得早、底肥多、温度高、长得快”。播种过早、播种量过大、肥水过量等因素都导致了小麦旺长,而小麦旺长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包括容易发生冻害、返青慢影响分蘖成穗率、病虫害多发以及根系弱易发生倒伏等。

为了有效控制小麦旺长,专家建议采取机械镇压、化学调控和肥水控制等措施。机械镇压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镇压对地上部茎叶造成机械损伤,抑制主茎和大蘖的快速生长,促使根系下扎。化学调控则是对群体偏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冬前分蘖期叶面喷施化控调节剂,抑制地上部分生长,而肥水控制则是通过推迟浇越冬水、进行蹲苗等方式来控制小麦旺长。

此外,专家还提醒农民朋友要科学预防低温冻害。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冬明春将形成一次弱拉尼娜事件,出现阶段性极寒天气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对于旺长麦田要及早采取控旺措施降低冻害风险;对于墒情较差的麦田要采取镇压和冬灌等措施保苗安全越冬。一旦发生冻害,要因苗因地因灾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减轻灾害损失。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