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2024年9月26日,“中原礼乐教育创新交流会暨家校社协同育人推进会”在中原大地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河南省教育创新研究会、郑州市郑东新区文化馆、河南省礼乐教育研究院共同举办,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及教育同仁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礼乐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推动中原礼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会议伊始,河南省礼乐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陈洁作为主持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指出,礼乐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将传统礼乐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创新教育模式,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在庄严的氛围中,全体与会人员起立,整肃衣冠,升国旗,共唱国歌,为祖国庆生。随后,在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大家向孔子行三拜之礼,表达对孔子的崇敬之情。会议精心策划了多个环节,旨在搭建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

新乡向阳小学的非遗佾舞团的学子们带来了中华最高规格的舞蹈——国际非遗・佾舞,展示了明代佾舞的风采。同学们手中的礼器,左手执籥代表地,右手执翟代表天,体现了天地人合而为一的理念。佾舞中的每个动作皆代表一个字,体现了儒家礼乐天地道序、中正和谐的意蕴。

武汉大学教授李荣建先生和河南省教育创新研究会陈爱国教授分别致辞。随后,河南省教育创新成果调研活动启动仪式举行,由河南省教育创新研究会秘书长张海莲宣布:河南省教育创新成果调研活动正式启动。多位领导及教育专家上台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先生通过视频录制带来了《礼乐文化与道德人生》主题分享。雅乐专家王志昂的雅乐演奏和著名礼乐歌唱家范学斌先生的《论语之歌》,让大家在乐的熏陶中感受礼乐文化的魅力。

河南省教育创新研究会副会长李群峰先生,为大家带来了《礼乐教育创新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主题分享,他的深刻见解为礼乐教育的创新与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AI数字化智能教育专家乔全晓先生进行了《AI人工智能与礼乐文化教育创新》主题讲座,探讨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运用AI促进礼乐教育的创新。

参会人员集体合影环节,在会场总指挥张耀仁老师的指挥下,大家有序站位,留下了这一难忘的瞬间。中午,大家共进午餐,并参观了礼器、乐器、礼射体验等展览,亲身感受了礼乐文化的魅力。

下午,会议继续进行礼乐教育创新成果汇报。陶埙合奏拉开了汇报的序幕,随后,多位教育工作者分享了在礼乐教育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陈洁院长分享了礼乐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经验;张耀仁老师介绍了乡村公益学堂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南京的郭丽颖分享了礼乐文化在社区的创新实践;新乡的王杉杉讲述了礼乐文化在社会的创新实践;新乡市红旗区向阳小学关瑞校长介绍了传承佾舞文化、赋能创新育人的实践;中牟县轩顺街小学校小丽校长分享了礼射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融合实践;左文平、王雅玉、冯云枝进行了礼射展演;息县思源实验学校吴红校长介绍了幸福教育在中学德育的教学实践;郑东新区新城小学德育主任钟良分享了礼乐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创新实践;西华县大王庄小学周建军校长介绍了礼乐教育在中学德育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加拿大华人华侨枫桦置业董事长黄斌分享了坚守底线,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人生的感悟;洛阳青铜器博物馆徐明馆长介绍了礼乐文化中的礼器——青铜器。

最后,主题访谈环节,主持人秦芳与嘉宾陈爱国、李群峰、丁一介、李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这种形式的交流,激发了更多的创意火花,共同助推了教育创新的发展。

此次“中原礼乐教育创新交流会暨家校社协同育人推进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知识的盛宴,更是灵感的火花。它为礼乐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原礼乐教育将不断创新发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让我们共同期待下届会议的欢乐相聚,继续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

(原创 文/图:刘十六)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