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实验中学于琦
五一节里,我和爱人带着父母,看完嵩阳书院,开始登山。
父母年迈,错过了爬山的年龄,只能在山下休息。
其初不甚高,我们兴致很高。我们不觉来到老君洞,小憩。适有道家施放面条,每人来了一碗。虽是素食,却别有山野风味。查资料得知,老君洞最初是一个洞,洞高两米,深4米,宽3米,背依太室山金壶峰下,始建于唐朝,为唐代初年隐逸居士潘师正所开凿。洞内供奉着道教鼻祖太上老君,故称老君洞。老子在此隐居六年,撰写十万言《道德经》。
饭毕,接着爬山。此时台阶开始曲折蜿蜒且陡峭,体力渐渐不支。我们觉得爬了很长时间,问一下从山上下来的旅客,说,早着呢,你才爬了六分之一。原来嵩山海拔达1400多米。下山的旅客似乎直着腿下山,他们浑身裹着疲惫,我看着心里发怵。我想也罢,既然攀登是辛苦漫长的,不如边爬边观察沿途风景吧。顺便,给爱人聊聊天。我说,刚才见到的山门楹联“别开玄境一重天,隔断红尘咫尺地”,说的是人如果跨入道门,就得隔绝尘缘。道家圣地是清净之地,不容外界喧嚷和污染。嵩山各庙供奉了很多神,我们要有敬畏之心,这不是迷信,是一种藏在传统基因里的信仰,必须尊重。毕竟,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沿山路继续上行,路旁一块巨石上刻有“神岳”两个大字,右侧是李白《赠嵩山焦炼师》诗文石刻。议着论着,峰回路转,不觉爬到了一座破败的道馆前。石门上用红纸写着对联:“古寺无灯凭月照 ,山门不锁待云封。”此联把道士的疏旷随性、把清幽的自然环境渲染出来了。我们读者说着,不断艰难地爬上去。见石基更陡,我们的体力更加不支。我想,果然人生如登山,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最靠近最美风景的时候。我与爱人相互鼓励,终至山顶。
伫立峻极峰巅,少室山侍立于西,箕山南面而拱。举目远眺,放眼四望,见天上碧空万里,祥云偶缀;脚下千山万壑,万丈绝壁,千仞危崖,遥不见底,震撼人心。昔范仲淹到此,发出“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的感叹。那些裸露的岩石,它们堪称一部完整的地球历史石头书,跨越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染尽了36亿年的风霜。果然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屹立山顶,顿觉时空浩渺苍茫,人之渺小与短暂。彼时天阴多雾,山上云遮雾罩,似真似幻天接云涛连晓雾,最适合拍摄魔幻版《西游记》。俯瞰山下四周,山下群峰绵延,植被叠翠,飞鸟翻飞鸣叫,隐入山林。云深不知处,一览众山小。
下得山来,更需警慎。我扶着粗朴破旧的台阶铁链扶手,一步步下来。有点恐高的我两股战战,心里默念:冲到下一层台阶就好了。等到来到下一层台阶,下面又有更难更陡的台阶需要征服。“莫道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果然人生不断翻山,不断战胜自己,才能跨越一道道坎,争取成功。下得山来,腿软得走不得路。
想一想,有生之年,囿于工作和俗务,真的很少登山。截至目前,五岳才登过两岳,10年前与好友登过泰山。这次征服了嵩山,突然感觉老夫可发少年狂,自信能水击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今后,打算再征服黄山,继而登全五岳去看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一边等待一边放弃,可能有种种原因改变了我们走向诗意和远方的脚步。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忽而中年,忽而暮年,不觉由有力无心渐渐有心无力,由参与者变成旁观者,就会留下人生的遗憾。在走向暮年前,还能爬动山,不如趁着假期,带着年迈父母,让二老这两尊佛佑着,去想去的远方看看广阔的世界。如是,生命就多了些精彩。
于琦简介:
永城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市级教学标兵,校《家庭教育报》主编,市作协会员,市知行读书会会员,中共党员。辅导学生多次荣获市级、省级、国家级主题演讲比赛一等奖。辅导学生的文章多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坚持笔耕不辍,教育类论文、散文、杂感、新闻等经常见诸多家报刊杂志,主题类征文多篇获奖。

河南文苑
河南文苑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