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欣赏马豫兴第七代传人马大力师傳送来的桶子鸡,打开包见其刀功,回族行话交斩,那层鸡脯肉已斩成细条,行话称柳叶,我放在嘴里咀嚼,似有片片带响的感觉,顿生一词儿:咀嚼的快感,又一词儿:大快朵颐!

见过大力师傳多次,怎么也没想到他的祖上是南京人。

南京

公元211年,孙权把治所移京口迁到秣陵,并在第二年修筑了石头城,是孙权移制的建业,名石头城,改秣陵为南京。南京之所以称六朝古都,是因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在此建都。

1851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城里百姓不得安宁,不得安宁的还有回回马永岺他红火经营着自家已有近50年的春晖堂商号,既有南北时货,也有食杂包括桂花板鸭、盐水鸭、苏氏熏鱼等也不得安宁。太平天国兵在内,清军在外,互相对峙。生意在两军攻守中每况日下。南京人有句口头禅:“多大的事嘛”!马永岺心胸开阔,他要生存、生活、生意,只有远离故土,北上宋都。

开封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拥他为帝建都汴梁(今开封)。北宋盛极,城区有人口110万,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语:“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1855年,这个南京回回马永岺挑着挑子带着家眷,徒步千里北上有生意往来的宋朝建都的东京汴梁开封,寻求一方安定、讨生活。一路艰辛漂泊,到了开封汴梁城,那时的汴梁已无北宋之辉煌,但仍透帝王之气,在这里安营扎寨,是马永岭的求之若渴,他这个穆斯林和江南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特征在帝都张帜。以南京口味为主的食杂作坊,名为:马豫兴坊。一贯有经营头脑的马永岭发现,开封人爱吃鸡,北方鸡肉供应也远多于鸭肉。于是,他用黄河边出产的母鸡加之桂花板鸭的制作工艺反复琢磨,几经改良,制成皮脆肉韧的食货,由于形似圆桶,就直接命名为“桶子鸡”。1864年,马家将食货店开至鼓楼广场,字号“金陵教门-马豫兴”,金陵表示出处,教门是旧时对伊斯兰教的称呼,马豫兴是马家能够在河南兴盛的心愿。

郑州

1954年,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郑州,两年前的1952年,开封市政府倡议工商业者支援省会建设。时任马豫兴少掌柜的马福林从开封来郑州创业,桶子鸡也飘香二七名城。在二七纪念塔下,德化街路西侧,马豫兴桶子鸡现切现卖,卖家欣赏师傅刀工,又品美味。许多南来北往的客人慕名而来,并把这一风味带到千里之外。随着郑州五大国棉厂在西郊建设,大量江苏棉纺工人来到郑州,马豫兴鸡鸭店又在西郊开店,一处在国棉三厂对面的新市场,一处在国棉五厂的对面碧沙岗市场。这两处鸡鸭店,以其特有的江南风味得了棉纺工人的最爱,逢年过节,马豫兴的风干鸡、风干鱼等食货,都是棉纺工人们回乡探亲炙手可热的礼品。

改革开放后,马家第五代掌柜马福林制作的正宗马豫兴桶子鸡,获得商务部金鼎奖,并被评为部优产品。1997年,荣获中华老字号认证。

南京、开封、郑州,马豫兴中国八大古都占其三。第一代马永岭在开封张帜马豫兴,创制桶子鸡,传之第六、第七代,时间已过了187 年。我有幸听第六代传人马世民说桶子鸡的做法。

桶子鸡讲究,没生蛋的、至少三斤半以上的肥母鸡,入锅少放调料,保持肉的鲜美。刀功非常讲究,片切,入盘中。过去,是讲究人吃着玩的。你若手撕,不光看着武道,也吃不出桶子鸡的味道。

马世民的大哥叫马世祥,他是我的朋友,郑州话剧团著名演员,他在电视剧《陈庚》中饰演陈庚,去剧组他带上几只桶子鸡、刀、调料、小案板,给演职人员斩桶子鸡,众口一辞:艺术品,又外表皮脆肉韧。

2020年5月,《中国地理》杂志王杰主任派二女一男记者采访我写浩然博大的山水之城郑州,中午我请酒,马豫兴第七代传人马大力送来桶子鸡,来自北京的三位大呼,好吃,北京没有桶子鸡,这个刀工切出真是一绝。陪者郭力教授说要慢慢享用,才大快朶颐。省教育厅年轻处长郭乐乐在其中,汝瓷大师冠涛人送一可把玩的汝瓷茶杯,为小酌添彩,美女马艺菲是马福林的孙女,她给我们讲了百余年马豫兴的故事,称自己无组织无纪律,大家哄笑。

现在,第六代传人马世民、第七代传人马大力二人在百花路、伏牛路开店,店里挂有马豫兴老字号品牌认证。

马豫兴传之千秋万代,桶子鸡在岁月里飘香!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