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境内有多条国省公路干线。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山区群众通往外界的这一条条公路上,始终活跃着身着橙色工装的公路养护人。郑应福,就是其中一人。
小幸福是郑应福的小名。
1997年,小幸福走上公路养护岗位,从此与山为伴,与路为伍,以站为家,以养为业。20多年的护路生涯中,眼镜不离身的小幸福收获了自己的小幸福。

公路养护,他是“排头兵”
公路养护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小洞不补,大洞难缝。公路养护就像擦玻璃。天天擦,玻璃是干净的,几天不擦,灰尘就会越积越厚。这是小幸福的经验。
每天天不亮,小幸福就开始上路巡视,153公里公路他得亲自过目。看到路面有碎石,及时扫除,边沟有落叶,马上清理……小幸福对那153公里公路熟悉得无以复加,哪一段山体易滑坡,哪一段涵洞易堵塞,哪一段路面易积水,哪一块护栏易撞坏,他都了如指掌。
纳雍—水城路段是纳雍电厂的运煤通道,重载车辆多,车流量大,公路超负荷运行,路面经常出现坑槽、裂缝、车辙等公路病害。遇到这些情况,小幸福该给公路“吃药”就“吃药”,该给公路“打针”就“打针”。尽管机械已经替代了许多人工操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养护人员的压力就减轻了,边坡护理、排水沟清理等,机械鞭长莫及,还得靠人工。

小幸福的巡查车是个“百宝库”,锄头、铲子、扳手、螺丝刀、老虎钳、钢筋剪、扫帚、翘棍,应有尽有,机械无法抵达的地方,这些工具用得上。
机械操作,他是“老师傅”
从养路工变为机械操作手,对当年的小幸福来说,跨度有些大。为尽快学会操作机工,小幸福虚心向老同志请教,边干边学,边学边练。机械设备出了问题,他主动参与维修,在实践中检验所学,哪怕弄得满脸油污,他都从不叫脏。

短短几年,小幸福先后学会了沥青搅拌设备安装,熟练掌握了装载机、随车吊、保洁车、滑移装载机、沥青洒布车等机械的操作。
因此,同事都叫他“老师傅”。手中掌握机械,脑子不能“机械”。小幸福注重成本核算,每一次护路的材料都精打细算,能省则省,不浪费。生产沥青拌合料时,小幸福发现间隙式沥青拌合机的炉膛和行程开关老是损坏,浪费燃料不说,还影响了产量、工期。他摸索着对炉膛作了延长处理,对行程开关作了防尘和耐高温处理,沥青拌和料的产量顿然从10小时产50吨提高到10小时产350吨,产能提高了,成本节约了。

抗凝保畅,他是“推车侠”
隆冬,寒风凛冽,呵气成霜。每天早上6点,野外还是漆黑一片时,小幸福早早就将防冻防滑车辆启动了,预热一阵,然后开到153公里路段察看凝冻情况,为各种社会车辆探路。
骔岭垭口是个风口,一旦气温降到零度,就冻了。路冻了,小幸福得抓紧用铁铲除雪,“车辆上不去的地方,还得我打前站。”骔岭垭口弯多,又是下坡路,冬季,一遇雪天,车辆易受困。遇到车辆受困,小幸福便帮人家推车,直到将受困车辆推到安全路段才罢手。

2021年冬,一孕妇的家属驾驶的车辆因路滑过不了骔岭垭口,而孕妇又必须及时赶到医院待产,于是向小幸福求助。小幸福没有多想,迅速将孕妇转移到具有越野性能的防滑车上,请交警一路护航,一路谨慎地往医院赶,在最短时间内将孕妇安全送达医院。

应急抢险,他是“爬山虎”
2016年6月,纳雍强降雨,雨脚长,雨量大,水淹扯瓜河一号桥,交通阻断。雨一直下,摆在小幸福面前的,是已经一片汪洋的扯瓜河一号桥,哪里是公路哪里是河道根本看不清。
小幸福冒雨指挥机械,一一清除路上落石、淤泥,还驾驶装载机转移了受灾群众。

2021年6月,小幸福发丰家垭口黄岩脚公路的后边坡上方有一块悬石,估计随时会坠落。机工够不着,小幸福就将安全绳的一头绑在山顶的树上,一头绑在自己身上,从山上往下吊到半山,用钢钎撬落了悬石……

20多年来,小幸福先后担任过养路工、项目监理员、治超员、基层养护站负责人,获得过贵州公路养护岗位“养护技术能手”、贵州交通“技术能手”“优秀公路标兵”等荣誉,2017年,小幸福当选为毕节市第二届人大代表,2022年,又当选为毕节市第三届人大代表。

(胡婷)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