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或者是进入现代化的社会,必然会出现生育率下降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社会的变迁导致从农业社会继承来的多生策略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了。现代化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高要求使得养育成本大幅的上升,更多人更愿意将更多的资源放置在相对少的子女养育上,因此生育观的改变背后恰好是以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化社会为基础的,由于城乡在发展方面仍存在差异,城乡居民的收入仍存在差距,因此对于生育持有不同的态度。为继续收集城镇适龄青年的生育意愿数据,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育见未来”城乡差异视角下暑期调研团于7月3日来到了郑州市人民公园进行问卷调研。
早上九点,队员们就到达了人民公园门口。负责展板展示的同学,将生育意愿展板以及便利贴放置到人流量大且不耽误行人流动的地点,并邀请过路的年轻人在展板上张贴便利贴,很多人都在我们的邀请下参与了展板活动,大多数人的最理想的孩子数量是一个。负责问卷调研的同两两一组进行分散调研,邀请在椅子上休息的年轻人填写问卷,大多数人都对我们的调研表示支持,本次人民公园问卷收集有效数量达到了八十份,为我们后期进行数据统计以及数据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口头交流的过程中,“养不起”一词多次出现,经济问题仍是年轻人考虑是否进行生育的重要因素。同时,多位被调查者表示,希望政府能够提高生育津贴,但当我们问到“提高生育津贴是否能让您考虑多要一个孩子?”时,大多数年轻人还是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们表示生育津贴的提高是对老百姓有益的事,但生育津贴与养育一个孩子的经济成本和精力成本相差过大,因此尽管生育津贴提高,对于促进生育的效果还是十分有限的。
通过本次调研,实践团成员们对于城镇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以及在面临生育问题时优先考虑的问题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后期与农村适育青年的生育意愿形成对比打下了基础。

育见未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育见未来”城乡差异视角下生育意愿调研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