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随笔都是我日常所见所思,纯属一家之言,非喜勿拍。我以后每周以一至三篇的速度,写你们,写我们,写我眼中的河南、黄河、嵩山、南京、西湖………写我美丽的故乡褒禅山.我看到的是景,更能感受到穿越时空的先贤大德,那一个个与你我同样皮肤的可爱的人们,他们的故事值得娓娓道来。


三月三

拜轩辕

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

即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一带

他因首先统一华夏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

这些历史功绩由他完美的团队共同完成的。

三月三

同拜神农炎帝

同拜嫘祖

同拜风后、力牧、仓颉.......

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2021年夏初,

与高劲松先生相约周末一起开车去始祖山探秘。

高总提到附近有九龙山,

是当年轩辕皇帝大战蚩尤之地,

我们一起赴约从设计谷早早出发......

始祖山又名具茨山。具茨山是黄帝屯兵聚将、访贤问道的军事根据地。大鸿,大隗,风后、力牧、常先等黄帝重臣,在山上都设有兵塞。具茨山主峰为大鸿寨,海拔788米。再往东是风后顶,海拔765米,是伏牛山脉最东面的一座高山。自此向东,广袤的豫中、豫东平原,再没有比它更高的山了,素有“中天一柱”之称。具茨山中发现有远古奇异的岩画、壮观的城堡、神秘的石棺墓葬。具茨山属嵩山余脉,地跨禹州、郑州新郑、新密、登封等地,山峰有:荟萃山、寨山、函岭山、观北岭、青龙山、耧铧山、石牛山、老山坪等。

山顶有一批古建筑,其中最古老的已是公元前的了。位于山顶的轩辕庙大殿(面积虽不足五十平方的庙宇,但是一眼就能看出岁月的痕迹),全部建筑构件均为石料:石墙、石梁、石柱、石椽、石檩、石窗......殿内陈列黄帝塑像,上是两块匾额,一块是“人文初祖”,另一块儿是“功德齐天”。

海内外许多游客参观后,发出无限感慨地说:“具茨山既有华山之险,又有泰山之神,更有黄山之秀,是炎黄子孙登山祭祖的最佳去处!”

大殿背后还有一殿,为嫘祖庙。宫内供奉的是元妃嫘祖(黄帝的妻子),她最早教人们养蚕织丝,是人类衣饰文明的始祖。其殿建筑结构风格与轩辕庙几乎一致。石门上面的乳钉让我想起了歙县古城古宅的大门,让我不由得感慨:传承从未停止......文明源远流长......

回首进天中门,迎面便是始祖山轩辕阁前的石碑,上刻李德生题写的碑文“巍巍具茨山,文明八千年”。始祖山轩辕阁是四层楼阁,红墙绿瓦,雕梁画栋,挑角飞檐,雄伟肃穆。登上楼阁,极目四望,顿觉心旷神怡。往西看,峰峰岭岭起波澜,重峦叠嶂山连山;往北看,绿野无垠大平原,九曲黄河入青天;往东看,水库似镜银光闪,溪水淙淙流深潭。

风后顶南坡至今留有风后城城墙十余华里。城墙依山势而建,全部用石块砌成,高6米,厚2米,高大雄伟,险峻异常,一夫当关,万夫莫敌。沿城而上,还时时能够看到大片大片当年营盘遗留的断壁残坦,以及古老的石球、石矛等兵器。山顶还保留有“黄帝御花苑”、“黄帝女儿梳妆台”,“黄帝访贤石”和黄帝有关的石凳、石案、石床、植物,山泉等自然景观。

风后遂制五旗:东方是青龙,南方是朱雀,西方是白虎,北方是玄蛇,中央是黄龙,用以区别各部,打起仗来井然有序,攻守自如,现在无粱镇西北3.5公里的封王寨原名本叫风王寨,寨后的凤凰山也由风王山演绎而来。后来风后的食邑也封在这里,所以城关北大街就建了一座迎风阁,表示迎送风后的意思。

轩辕皇帝部落叫有熊氏,传说有熊氏最大的特长是驯服百兽,可以让牛马协助耕种,甚至让老虎大象协助作战。传说中,炎黄联手,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开一场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战”。战争之初,蚩尤凭借着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连连取胜。后来,黄帝请来龙和其它奇怪的猛兽助战。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的军队,加上这一群猛兽,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蚩尤又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利用天上北斗星永远指向北方的现象,造了一辆“指南车”,指引兵士冲出迷雾。

饲养宠物的人,对待宠物都是爱如珍宝。轩辕的家族,驯服百兽,对百兽爱如珍宝(是不是有点像阿凡达故事里面的情节)。这里面有仁爱之心,其中包含天地共荣共生之意。所以轩辕皇帝,神农炎帝,风后,力牧......共同取得了中原大地......历史总是以不同的形式在轮回......成功背后的逻辑总是惊人的相似......

公孙轩辕及有熊部落,在黄河流域注重农业发展,进入农耕时代,并在修德振兵、制度建设、发明创造等方面多有建树,由于他和黄土地极为密切的关系,有“土德之瑞”,就被后人尊称为“黄帝”了。在中华文化初始的时候,“黄”与“皇”相通,黄帝就是皇帝,就是皇天上帝,三者之间基本是相同的。

但是到了战国时代,五行学说开始流行,“五德终始说”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产生,这五德就是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五德以五行配青、赤、黄、白、黑五色,并用五行相生的理论来解释帝王的更迭,同时又诞生了五方色配五方天帝的说法,即东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

“皇帝”就成了帝制与强权的象征,“黄帝”呢,做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的尊号,华夏族中并没有出现敢逾越的人,直到现在。

登过具茨不登山,拜过黄帝不拜帝。当站在山脚下的驼窑村,仰观始祖山东坡,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直插云霄,怪石林立,险峰突兀。走进山门,登上望祖亭,遥观山顶,依山势而成的炎黄二帝巨雕坐像清晰可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