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房地产如何发展?
“十五五”规划建议定下基调。
在“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部分,《建议》专门围绕“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作了阐述:“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同时,在“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部分,《建议》提出,“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
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部分,《建议》提出,“完善并购、破产、置换等政策,盘活用好低效用地、闲置房产、存量基础设施”。
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部分,《建议》提出,“提高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能力,统筹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有序化解,严防系统性风险”。
那么,到底什么是“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怎样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且听细细分析。
“高质量”,体现在优化供给——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
一方面,“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相比“十四五”规划提到的“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优化”二字有何深意?
“十四五”时期,全国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实现了“有效供应”。业内人士分析,“十五五”时期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的主要方向:规模,区域,产品结构,品质等。
另一方面,“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
改善性住房,是“十五五”时期释放住房需求的重点。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今年前三季度,重点30城120至144平方米占比提升至30%,大户型产品是新房市场主流。根据地方需求特征,精准增加供给,或将是“十五五”时期住房供给的一大特点。
“保障+市场”两手发力,未来,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保障和市场两个体系,有效满足新阶段住房需求。
“高质量”,体现在完善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
《建议》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涉及面广,包括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完善开发、融资、销售制度等。
“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十四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各地根据人口变化确定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配置金融资源,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
“十五五”,如何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
实招有不少:开发方面,项目交付前,严禁投资人违规抽挪项目公司销售、融资等资金;融资方面,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实施项目“白名单”制度,保障商品住房项目建设交付;销售方面,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做到“所见即所得”。这些制度逐步完善,一个权责清晰、风险隔离、监管有效的房地产金融和经营新秩序有望建立起来。
“高质量”,体现在提升品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提升房屋品质和物业服务质量。
层高由2.8米提升至3米以上,楼板隔声性能指标由不大于75分贝提升至不大于65分贝……这两年,越来越多“好房子”走进我们的生活。“十五五”时期,还会有更多居民住进“好房子”——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将在标准、设计、材料、建造、维护等方面系统发力,把新房子建设成为“好房子”,把老房子改造成为“好房子”。
物业服务也将更称心。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物业服务将从过去“三保一绿”(保安、保洁、保修、绿化)这类对物的服务,更多拓展延伸至对人的服务,包括养老、托幼、家政、健康等,为住户提供全龄友好、全天候守护的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居住生活需求。
优化供给、完善制度、提升品质,“十五五”时期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不少,由此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也将显而易见。期待随着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更多居民将住得更加安心、放心、舒心。
编辑:康平
二审:李记波
三审:王长善
 
  iPhone版
                                        iPhone版  Android版
                                        Android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