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2025年11月起
将有一批新规施行
涵盖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
快看看哪些将影响你我生活
↓↓↓
年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
11月10日起,年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
- 自2025年11月10日起,组织各地为2011年11月10日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间隔6个月)。此前已自费接种首针疫苗的适龄女孩,也可免费接种第二针。当地接种计划开始实施后,可以前往当地接种机构进行接种。 
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
不用再跑车管所
11月1日起,将在全国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
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内容包括:
- 公安交管部门实现与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信息联网,共享核查车辆销售发票、购置税、保险等信息,实现国产小客车上牌全业务数字化办理,群众办理业务时免予提交纸质材料。 
- 群众可通过“交管12123”App,网上集成选车、购险链接和选号、上牌等服务,一站办结所有选号上牌业务。 
- 群众购车上牌只需在互联网端“只进一个门”,不再需要到办事窗口办理业务。 
免税店政策“升级”
五部门发布通知,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
通知从四方面完善了免税店政策:
- 积极支持国内商品进入免税店销售 
- 进一步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 
- 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 
- 完善免税店便利化和监管措施 
新生产电池都将有“身份证”
《锂离子电池编码规则》国家标准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
- 该标准赋予每个新生产电池产品唯一身份编码,适用范围覆盖从单体电池到电池系统的全层级产品,通过“一池一码”可以实现从生产端到回收端的全生命周期流程管控,为产品溯源和行业监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自11月1日起施行。
-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明确报告内容和时限; 
- 加强网络直报,明确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的报告方式,畅通检验检测机构、社会公众等的报告渠道; 
- 建立报告免责机制,禁止干预报告。 
家庭应急有“标”可依
《家用防灾应急包》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 首次将应急包明确划分为基础型和扩充型,为不同家庭提供了精准化的防灾解决方案。扩展包则首次针对最常见的火灾、洪涝和地震灾害这三种典型场景,设计了专用的物品组合。 
- 建议生产企业对家用防灾应急包增加智能化功能,如定位、报警、环境监测等,以提高应急包的实用性;同时建议设置二维码,通过扫码获取应急知识、逃生路线、应急物品使用教程等,提高应急包的使用便捷性。 
明确终身法治教育
法治宣传教育法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
- 法治宣传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体系。法律同时规定,国家编制全国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国家机关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精神,实行普法责任制。 
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
管理办法施行
《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
事件报告流程和时限要求:
- 涉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运营者:应当第一时间向保护工作部门、公安机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属于重大、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应当第一时间向国家网信部门、国务院公安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半小时。 
- 网络运营者属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及其直属单位的:应当及时向本部门网信工作机构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属于重大、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应当第一时间向国家网信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 
- 其他网络运营者:应当及时向属地省级网信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属于重大、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省级网信部门在收到报告后,应当第一时间向国家网信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孙露青
二审:李记波
三审:王长善
 
  iPhone版
                                        iPhone版  Android版
                                        Android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