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审计机关对内审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内审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完善治理中的基础性、前瞻性作用,中牟新区审计局积极探索,多措并举,通过加强全过程督导,全力推进全区内部审计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实效。

聚焦机制建设,强化顶层指导,让内审工作“有章可循”
针对部分单位内审工作存在的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工作随意性大等问题,区审计局着力在机制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动态掌握全区各行政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及区属国有企业的内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情况,对尚未建立内审机构的单位进行重点提醒和指导,推动形成“主要领导负责、内审机构主导、业务部门协同”的内审工作格局。二是完善制度框架。指导各单位依据审计法及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结合自身实际,修订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章程、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明确审计职责、权限和程序,确保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和规范性。三是利用好区考核机制。通过全区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对各单位内审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进行考核,以提升各单位对内审工作的重视程度,从源头上激发做好内审工作的内生动力。
聚焦全过程督导,强化质量管控,让内审工作“有质有效”
为确保内审工作不流于形式,区审计局将督导贯穿于内审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审前”抓计划引导。建立内审年度计划备案审查机制,重点审查计划是否围绕单位中心工作、是否聚焦重点资金和关键环节、是否关注风险隐患,确保内审计划“靶向精准”,与区县审计工作形成互补。在“审中”抓过程把控。推行“一线工作法”,由局业务骨干分组对口联系相关单位,通过现场走访、座谈交流、审阅底稿等方式,对内审项目的程序合规性、证据充分性、定性准确性进行适时指导,帮助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在“审后”抓整改问效。建立“内审发现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限内报送整改方案和结果,区审计局适时开展整改“回头看”,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并将情况报送其主管部门,切实打通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
聚焦能力提升,强化服务保障,让内审队伍“有能有为”
针对基层内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区审计局致力于打造学习型、专业化的内审队伍。一是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内审工作交流会、专题培训班,邀请审计专家、业务能手授课,内容涵盖政策法规、审计技巧、案例分析和大数据审计应用等,全面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二是推行“以审代训”模式。有计划地抽调各单位内审业务骨干参与区审计局组织的重大项目审计,让其在实战中学习先进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实现“干中学、学中干”,快速成长为内审工作的行家里手。三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中牟新区内审工作交流群,及时分享最新审计动态、政策法规和典型经验案例,促进各单位之间互学互鉴,共同提高。
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督导措施,中牟新区内部审计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各单位的内审意识显著增强,审计发现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审计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大幅提升,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中牟新区审计局将继续坚持“指导不替代、监督不越位”的原则,持续深化内审工作督导,探索建立内审质量评估体系,选树一批内审工作先进典型,推动全区内部审计工作从“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为服务中牟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审计智慧和力量。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孙晓月 徐少杰 文/图
编辑:王洋
统筹:曹杰
iPhone版
Androi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