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岭一号方鼎首次回家乡?玉戈为何出土于狗坑祭祀坑?唯一一个镂空十字的双层陶簋长啥样?古代也有“啤酒杯”吗?

9月29日晚,“国宝回家乡——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考古新发现”展览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重磅开幕。杜岭一号、二号方鼎分离数十载后,首次在出土地郑州聚首,四大青铜方鼎齐聚,近500件新发现文物集体亮相……走进“商城之心”,听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陈展部主任李静兰“扒一扒”本次展览与文物的幕后故事。

杜岭一号方鼎

“国宝回家”,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深情告白

“今年是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我们联合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举办了这次展览。这次展览,我们围绕‘国宝回家乡’‘郑州商城70年考古的厚重’‘新时代新发现’三重纬度,通过形式和内容设计,将三者有机融合。”李静兰介绍道。

首先,在展览标题上精准地串联了展览主题。此次展览的主标题为“国宝回家乡”,瞬间唤起参观者的观展期待。副标题“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考古新发现”则精准定位、展示主题。

第二,空间设计,串起多重体验。在展览大纲撰写过程中,特别加入“国宝回家乡”单元,以郑州商城引领其他几个单元的展览。尤其是在展览的第五单元,特别策划了多媒体互动,通过这种形式,回顾郑州商城考古发现70周年历程,让参观者亲身感受,逐步揭开郑州商城的神秘面纱。

第三,本次展出文物量质并举,共展出了近500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绝大多数为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成果,首次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展示。大量的文物,夯实了展览的学术支撑。同时以往出土的杜岭一号方鼎、杜岭二号方鼎等四大青铜重器齐聚,以恢弘的气势,夯实了展览的底蕴,让参观者惊喜感叹,拥有多重观展体验。

策展团队从标题、空间设计、文物展出等多方面考虑,最终串起这段跨越三千年的对话。

除了“历史”,还有“故事”,文物背后藏着意想不到的商代故事

除了庄严肃穆的青铜重器外,一批“接地气”的文物,也成为观众瞩目的焦点。李静兰如数家珍般地讲起了这些文物背后的趣事。

青铜汲水罐:礼器也是生活用品

“大家通常认为青铜器是祭祀用的礼器,但这件青铜汲水罐是个实用器具。”李静兰指着展柜中的文物介绍,这件文物表示青铜容器同样服务于贵族的日常生活,打破了我们对青铜器功能的传统认知。

青铜汲水罐

玉戈与狗坑:待解的千年谜题

对于开头提到的玉戈出土于狗坑祭祀坑之谜,李静兰笑着说:“这件玉戈出土于郑州文庙旁边的亳都·新象项目中,发现它的地点,是一个狗坑祭祀坑。这一点很有意思,玉戈为什么会出土于狗坑祭祀坑中呢?它又象征着怎么样的祭祀礼仪呢?它的祭祀主人又是谁呢?欢迎大家走入展厅,和我们共同探讨这一考古谜题。”

玉戈

镂空十字双层陶簋与古代“啤酒杯”

郑州商城发现的双层陶簋,器身上有十字形与长条形镂孔,目前郑州商城遗址仅此一件,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展现了商人高超的制陶技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另一件形似现代啤酒杯的器具让许多人会心一笑,这种跨越时空的“巧合”拉近了古今距离。

双层陶簋

该文物形似今天的“啤酒杯”

据悉,本次展览展出至2026年1月5日,这场与三千年前王都的对话已经开启,只待观众步入展厅,聆听国宝回家的故事,解开沉睡千年的谜题。


统筹:梁冰
编辑:张晓璐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