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郑州奇遇记系列报道
功夫小子“文武双全”的青春答卷
金秋时节写满收获的故事,“功夫小子”李嗣昊也完成了由青涩到成熟的蜕变。这名曾在塔沟武校就读的宁夏小伙,以综合成绩第二名的出色表现成功拿到了河南大学的保研资格,不断续写“文武双全”的青春精彩。
2011年,年幼的李嗣昊走进塔沟武校,那时的他或许还没想到自己的人生会因武术而发生如此大的转变。11岁的他在嵩山脚下一路跌跌撞撞地前进,用15年的汗水和坚持实现了自我突破,也用实际行动传承着中华武术的精神。
训练场上的李嗣昊
在校期间,李嗣昊前后跟随石文振、李安、张登武等6位教练系统学习,从最初的一年级套路队,一步步成长为专业队的核心成员。教练们不仅传授他动作技巧,更让他明白了武术作为国粹的深厚底蕴,“内外兼修”这句话也慢慢融进了他的日常。
宝剑锋从磨砺出。那些年,李嗣昊在武术赛场上屡创佳绩:2016年到2019年,他连续四年拿下河南省传统武术大赛拳术和器械双一等奖;2017年和2019年,他两次出战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从流星锤第八名一路拼到冠军;2018年,第二届全国武术运动大会上,他再获拳术一等奖、器械二等奖。
荣誉的背后,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2019年央视春晚排练万人团体操,他坚持在寒冬里徒手练棍,每天训练超过18个小时,不仅圆满完成了集体动作,更践行了塔沟人“不怕苦、能坚持”的精神。
2021年,李嗣昊考进了河南大学武术学院,他把在武校训练场上练就的韧劲带进大学校园,从通过英语四级,到连续四年拿到校奖学金、三好学生,甚至赢得国家奖学金,最后以综合成绩第二名实现了保研的目标。
“武校带给我的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精神。”他说,那种顽强、坚持、不怕输的劲头,曾经帮助他跨过了无数难关,现在的他不是在简单地练习武术,而是在传承传统文化,传递那种发自内心的力量。
从塔沟武校的训练场,到河南大学的保研名单,李嗣昊计划在武术领域继续深耕,他在延续一个关于坚持和梦想的故事,也成为中华武术在新一代年轻人手中接力传承的鲜活见证。
记者 汪永森 袁建龙 文/图
编辑:胡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