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午,在中牟新区大孟街道办事处万胜村瑞栀源合作社,由中牟新区妇联主办,大孟街道妇联与瑞栀源农牧专业合作社协办的“巧手织梦”巾帼共富共享云课堂第三期开课。在技术人员一针一钩的言传身教下,现场几名女工听得聚精会神,钩得专心致志。
技术人员介绍说,钩针编织是一种通过钩针和线材进行手工创作的技艺,通过不同的针法和技巧,可以制作出挂件、衣物、配饰、玩偶、家居用品等多个花样的作品。“第一期学的钩织玫瑰花,今天学的钩织郁金香。每周举办两期,我们将一直办下去。”瑞栀源的负责人姚永瑞说,农闲时节,村里很多妇女没有活干,“我们要把她们从麻将桌上拉过来,从扑克牌场拉过来,从家长里短的是非中拉过来,学一门技术就等于多了一条挣钱的门路。”“巧手织梦”招收学员不限区域、不限年龄、性别,只要愿意学就来,学习用的毛线和钩针都是由瑞栀源合作社提供,老师工资也由瑞栀源合作社承担。
学员温海云今年58岁,全家9口人,大孟街道大衡庄人,家里种大棚蔬菜,种庄稼,也种洋葱和大蒜。温海云说自己年轻时会钩织围巾和帽子,后来忙于家务就把这个手艺荒废了。这次看到中牟新区妇联的通知就来学习了。“俺家距离电影小镇很近,俺村有学会钩织的拿着小挂件到电影小镇,一天能卖好几十块。”温海云说。
中牟新区妇联副主席李建敏告诉记者,“巧手织梦”手工创收赋能项目从2024年8月启动,初衷是在日常工作中了解到许多家庭妇女因为育儿、接送孩子等原因,只有碎片的时间,无法从事专职工作,但又有经济独立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于是妇联和郑州美术学院联合开展了这个项目。姚永瑞积极参与,前期定期组织手工编织爱好者进行了10余次集中学习交流。美术学院负责对手工作品进行设计包装、艺术赋能。姚永瑞说:“从上周开始,我们邀请老师在瑞栀源直播基地进行直播教学,同时也组织附近妇女现场参与学习。”
为确保手工编织作品“产得出手、卖得出去”,中牟新区妇联积极拓展多元销售路径,与郑州美术学院深化合作,由学院师生团队负责产品设计优化与包装提升,突出地域文化元素和美学价值,显著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主动对接中牟文广旅体局、文旅集团,计划在旅游景点、文创市集设立“巧手织梦”专属展销点位,打造“旅游+手工”消费场景,目前与只有河南景点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此外,与瑞栀源合作社及个体商户达成订单回收合作,按标准收购妇女作品,初步形成“设计—生产—销售”完整链条。目前已有110余名妇女通过此计划实现了家庭增收,实现了妇女“守着家、抱着娃、挣着钱”的愿景。
中牟新区妇联负责人表示,通过“巧手织梦”项目成功探索出一条资源整合、多方联动的妇女赋能新路径。未来将继续扩大覆盖规模、深化产品开发、强化品牌建设,让“指尖技艺”真正转化为“指尖经济”,助力更多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刘茜 徐少杰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