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就能赚大钱?”近期,一款号称“在家组装锂电池,日入三百”的网络兼职广告,让不少寻求副业者心动不已。然而,等待他们的并非高额收益,而是数万元的经济损失。近日,新密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二中队经过缜密侦查和跨省追捕,成功打掉一个以“电池代加工”为名的诈骗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初步核查涉案金额高达160余万元,有力守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接连报警:“高薪兼职”背后暗藏陷阱

“警察同志,我在网上看到广告称在家组装电池就能赚钱,结果交了2万块钱加盟费,现在连本钱都要不回来了!”一位受害的宝妈哽咽着向民警诉说。自2025年7月,新密市公安局白寨派出所陆续接到类似情况反映,引起民警的警觉。据受害人反映,他们在网络平台上看到“组装锂电池,轻松日赚三百”的广告后,被客服以“实地考察更放心”为由,邀请到位于新密市白寨镇的河南某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参观。看到厂区内“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许多人打消疑虑,当场缴纳了1万至5万元不等的加盟费。然而,当他们收到公司寄来的“组装材料”后却发现,无论怎样严格按照培训要求操作,成品总会以“焊点不达标”“尺寸有偏差”等理由被拒收;想要解除合同退还加盟费时,对方不是以“违约”相要挟,就是直接失联。

白寨派出所民警黄惠明在了解情况后,按程序将线索上报。新密市公安局根据受害人提供的合同、转账记录和聊天证据,初步认定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诈骗案件。鉴于案件涉及范围广、涉案金额大,新密市公安局迅速指定刑侦大队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侦破工作。

昼夜奋战:揭穿精心设计的骗局

“决不能放任骗子继续猖狂!”专案组民警连夜展开案情分析会。为查明真相,民警突击检查了涉案的“电池工厂”,发现所谓的生产线只是个空壳,仓库里堆放的也大多是无法使用的电池模型。“我们当场查扣了公司的电脑、账本和诈骗话术手册,光是梳理这些证据就连续奋战了几个昼夜。”办案民警李东燊介绍,电脑中存储着大量受害人信息,还有精心编排的“客服话术模板”,从“如何吸引咨询”到“怎样说服交费”,每个环节都设计得滴水不漏。

随后,根据已掌握的信息,民警分组开展工作,对相关资金流向和网络信息进行梳理、核实。经过连日攻坚,专案组全面摸清了该团伙的诈骗套路:先注册空壳公司,以“新能源科技”为幌子,在网络平台发布“低门槛、高回报”的虚假广告;再通过“伪造生产场景”“虚构成功案例”骗取信任,诱使受害人缴纳加盟费;最后通过提供劣质材料并刻意挑剔产品质量的方式,制造受害人“违约”假象,从而达到非法占有加盟费的目的。

千里缉凶:诈骗团伙一网打尽

侦查过程中,民警发现该团伙成员分散在多省市,且具备一定的反侦查能力。专案组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多方工作,锁定了6名核心成员的藏匿地点。2025年8月,在刑侦大队副大队长边喆的指挥下,二中队副队长张振焕、民警李东燊等人兵分多路,同步在河南郑州、平顶山及湖北孝感等地展开收网行动。8月中旬,随着最后一名嫌疑人在平顶山落网,这个横跨多省的诈骗团伙被彻底铲除。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6名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交代,该团伙自2025年4月起,专门针对寻求“居家兼职”的宝妈、下岗职工和退休人员实施诈骗,其涉案金额超过160万元。目前,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

警方提醒:面对“高回报、低门槛”的加盟合作项目,广大群众务必提高警惕,切勿轻信未经核实的网络宣传。签订合同前要认真核查企业资质,避免支付大额加盟费或保证金。如遇可疑情况,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记者 薛璐 通讯员 赵京亚 位锦锦 文/图


统筹:赵青
编辑:王洋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