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的意义不仅仅是为客户办理业务,更是一场温暖的传递,一次心与心的双向奔赴。

“如何沟通,怎么办理,还能更好吗?”面对残障群体,郑州移动经三北路营业厅主任王华经常思索,如何才能为他们提供更温暖、更恰当的服务。在每一次的摸索中,王华总是设身处地地为残障群体悉心考量,最终完成了从物理无障碍到沟通无障碍再到心理无障碍的“进阶”。

在前不久的一个午后,一串“嗒嗒嗒”的声音打破了宁静,正在整理宣传资料册的王华闻声抬头,一位手持盲杖的客户缓步走入大厅。他微微侧耳,像在捕捉空气中的声音线索。

“您好,我是移动工作人员,请问需要帮忙吗?”王华立刻迎上前去询问,只见对方微微侧过头,左手紧紧攥着一部旧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红。“我想查下话费。”他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家人说我的套餐不太合适,想换一个。”

王华先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让他感知到自己的位置,接着引导他到办理专席,递上一杯温水,轻声说:“我帮您查账单,不用着急,咱们慢慢说。”他的肩膀明显放松下来了。

王华半俯在他身侧的椅子上,将话费账单逐字逐句地念出来。又详细询问了他的喜好,把每一个数字、每一项条目,用最生活化的语言,解释得清清楚楚:“您流量用得超了的原因是听音频,可以为您开通一个流量包,好比拓宽了河道,让水不再溢出来。这样您的套餐不用换,刚好够用,就像给您的杯子倒刚好够喝的水,不浪费。”

办理完后,王华把业务规则逐字念了一遍,从“本月生效”到“退订方式”,告知得清清楚楚。送他出门时,王华特意绕开门口的台阶走到无障碍通道,并在他的手机上留下了电话。他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说:“我很少一个人出来办业务……但今天,你们让我觉得,我可以。”

那是王华第一次接待残障人士,之后她反复思考、复盘、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服务“真经”。为残障人士提供通道、专席,扫除物理障碍,是最基本的第一步。用通俗形象的比喻、一遍遍耐心地讲解,扫除沟通障碍,是业务顺利办理的必备技能。觉察到残障人士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局促,保护他们的自尊,用轻声细语消除紧张情绪,用日常的联系问候拉近距离,用主动上门服务赢得赞誉,扫除心理障碍,是服务的终极目标。

服务在用心中“进阶”,口碑就这样传播开来。那位盲人办理业务后,便认准了移动营业厅。他和他的盲人朋友们经常结伴而来,说在这里总能够感受到尊重与温暖。

移动人追求的“十分满意”,从来不只是业务的精通,更是人性的体贴。这份体贴,在轻声的话语里,在耐心地引导中,在每一个想客户之所想的细节里。这份体贴如一束光,终将照亮更多残障群体通往美好数智生活的道路。


统筹:刘国红
编辑:李洪永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