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浙江教育出版社获悉,青年作家陈伟军新作《神鸟的岛屿》日前由该社推出。这部以中华凤头燕鸥保护真实事迹为蓝本的儿童文学作品,是该社打造的年度重点作品。

“稚”笔力千钧,以儿童视角讲述大时代

据了解,“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一度消失了六十余年,被多数鸟类专家认为可能已经灭绝,后来被重新发现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保护等级。恰逢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即将于9月在杭州启幕,陈伟军以儿童文学特有的视角,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转化为一场少年与神鸟的奇妙相遇,《神鸟的岛屿》的诞生可谓适逢其时。

浙江教育出版社社长周俊对《神鸟的岛屿》给予高度评价:“作品以儿童文学温暖的笔触凸显挺拔峻峭的立意,紧扣生态保护与青少年成长两大时代热点,将宏大的时代命题折射为少年儿童眼中可亲可感的成长篇章。”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评价:“《神鸟的岛屿》以巧妙的叙事结构,将生态保护主题与少年成长双线交织。人物塑造鲜活立体,情节设计扣人心弦,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能引领儿童认知自然、感悟生命。”《中华读书报》副总编辑王洪波盛赞:“该书以浙江韭山列岛为背景,既展现海岛自然人文风貌,又刻画护鸟人的坚守,是融合地方元素、生态保护与成长主题的优秀作品。”

取材于真实,描摹人与自然和谐画面

为了完成这部作品,作者陈伟军一年之内五次登岛,对一线护鸟志愿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采访,亲历过数次“五脏六腑似乎都被搅动”的剧烈晕船,也见证了燕鸥群如白色风暴般盘旋岛屿的壮美景象。

“在上岛前,我就搜集、查阅过很多资料,发现很多媒体的报道总习惯用‘最诗意的工作’来形容海岛护鸟的生活。的确,它满足了很多人内心的遐想:每天可以看海、听涛、观鸟,还有想想就觉得浪漫的海上日出、蓝调时刻、银河星轨……这些如梦似幻的情景赋予了人们无限的憧憬与幻想。”陈伟军说。

然而,第一次登岛就让这个热爱写作的“文弱书生”感到了现实与幻想的强烈反差,岛上护鸟的艰辛远远超出他的想象。“那些守岛人长年累月待在这座小小的岛上,可以想象他们的寂寞与无聊。他们坚守着这份职责与担当,若是心中没有爱与热情,是不可能长久坚持的。也正是有他们的付出,才有了‘神话之鸟’销声匿迹六十多年后的重新回归。由此看来,他们是伟大的英雄。”陈伟军感慨道。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伟军透露,小说中江小鹏的哥哥江大鹏这一角色的真实原型是象山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负责人丁鹏,正是中华凤头燕鸥的重要守护者之一。他扎根荒岛十余年,在海岛的风雨与孤寂中,从一个“门外汉”成为神话之鸟最信赖的好朋友。从第一年招引试验的六个月驻守荒岛,到如今创造了累计孵化179只、占全球繁殖总量80%以上的奇迹——这对全球仅200多只的极危物种来说,显然是令人欣喜振奋的好事了。

陈伟军被丁鹏等志愿者的坚守所触动,也将他们眼眸里的光亮和热爱流淌于笔尖。他将中华凤头燕鸥从濒危到新生的传奇、生态保护等专业知识巧妙地编织进叙事:如何通过放置假鸟模型吸引真鸟落户实现“人工招引”,如何通过声音回放引导燕鸥识别安全栖息地,自然保护的长远意义是什么……这些“硬核”科普在少年们的冒险与成长主线中自然流淌,文学性与科普性交织的情节让儿童在阅读中播种下生态保护的理想种子,让守护自然的信念如“神话之鸟”的羽翼般舒展翱翔。

不囿于方寸,讲述“多维度”的成长范式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主题必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重解读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神鸟的岛屿》绝对是一部具有多重内涵的佳作。

作品中,三位背景迥异的少年——城市少年江小鹏、热爱绘画的少女林芊芊、海岛少年阿海,在海岛上碰撞出三条交织又独立的成长轨迹。少年们的故事线彼此交织,“神话之鸟”更是贯穿始终的意象,中华凤头燕鸥从濒临灭绝到重翔天际的奇迹,暗合少年们突破自我、成长蜕变的轨迹。当鸟群掠过少年们的头顶,那舒展的羽翼不仅是物种复苏、生态向好的宣言,更是少年在更广阔的生命世界里破茧成蝶、翱翔天际的具象呈现。

正观新闻记者 左丽慧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