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新区始终把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作为实施高效能治理的总平台、总抓手、总引擎,坚持以解决问题、服务游客为导向,不断深化文旅领域“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实现了“幻乐之城”城市IP风靡全国、出圈出彩。

坚持一核统领,着力实现小网格大党建

优化网格组织架构。动态优化文旅网格管理架构,按照“地域全覆盖、人员全覆盖、事务全覆盖、组织全覆盖”和“一乐园一网格”的原则,围绕八大主题乐园,精准布局7个文旅专属网格;夯实网格党组织根基。成立由属地党(工)委书记任书记,开发区中层干部、景区党员负责人任副书记,融入职能局委、企业、社区等专职党员力量的联合党支部,构建起了“基层党组织+社会党组织+群众自组织”一元统领的领导体系;充实专职网格队伍。根据景区封闭运营的特点,建立“专职+专业”网格队伍,组织公安、城管、市场监管、文旅、交通、属地、应急、医疗等8个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网格,每个园区网格配备2名专职网格员(开发区党员干部)、8名专业网格员、若干园区管理员,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向基层网格扎根延伸;完善网格事件机制。建立“域内+域外”的事件流转机制以及“线上+线下”的事件响应机制,推动景区治理“由单一向互动、粗放向精细、突击向长效”转变。专属网格实行由景区属地党(工)委书记与景区负责人的“双网格长”制,景区自身可以解决的日常小微事件,当即解决后通过随手记上报平台;较为复杂的问题,通过事件上报机制进入平台流转,实现景区与网格的融合互动。

强化一体调度,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治理

实行多维场景精准保障。建立“平战结合”的场景模式,突出“战时”对人员力量的调度指挥,强化资源的高效配置。“战时”分为“应急模式”和“节假日模式”,在“应急模式”下,制定大客流、突发事件及极端天气三类响应机制;在“节假日模式”下,实行“2+5+N”(书记、县长任指挥长,5名处级领导任副指挥长、N名处级领导根据分工分管9个专项工作组)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同时,创新设置旅游警察,节假日每天130名警力重点景区“点”上值守,140名警力重点道路“线”上保通,270名警力重点区域“面”上巡逻,另有80名警力时刻备勤,以“人在景中游,警在身边守”的工作态度,让游客有满满的安全感;强化统筹调度。优化网格运行机制,提升专属网格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度,加强运用网格机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依托“小切口”带动网格质效“大提升”。节假日及重要活动期间,有效调动全县2000余名涉旅工作人员投入对景区的服务保障。建成只有河南景区的警网融合示范点,实行“1+1+X”警网联动模式(1名民警、1名网格员以及若干名党员志愿者组成巡逻小组),全面加强对景区的安全保障力;注重智慧赋能。坚持“多中心”合一、“多入口”合一、“多平台”合一,整合数据采集、问题收集、事件办理、资源调度等多重功能,开发专属网格驾驶舱平台,应用网格数字治理场景,融合景区、道路监控视频,通过传感技术和5G智能传输技术,实时呈现开发区街景、景区内外景,一屏全面掌控和处理区域内各类事项,不断提升网格数字治理服务能级。

做优贴心服务,彰显网格力量

精准服务游客。通过接入景区闸机系统,实时掌握游客入园、出园数量,即时调度交通资源接驳;接入重点OTA平台网评,实时检测网络舆情信息,全面感知游客体验,源头提升服务水平;大力推广郑好拍,结合园区服务小程序,完善事件发现上报机制,全方位收集游客各类问题和需求。专属网格建立以来,流转处置各类事件326件,办结率100%,游客群众满意率达99.8%;推动产业升级。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分析串联重点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编制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图谱,不断强健产业链“肌体经络”,搜集招商线索83条,重点跟踪对接“郑州有戏”沉浸式风情商业景区等项目21个,签约智慧、科技类项目15个,签约额达171亿元;服务企业发展。依托联合党委+专属网格,全力推进海昌二期、奥莱三期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有效解决了十一、五一重大假期期间电力设施故障问题;奥莱三期顺利取得建规证后两周内获得施工证;方特度假区规划核实手续顺利推进,实现了文旅产业良性发展。

目前,党建引领专属网格成效初现,文旅名片在省旅游发展大会、“2024城市品牌论坛”等文旅盛会中备受关注、广受赞誉;获评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省级旅游度假区;成功申建国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下一步,中牟新区将坚决扛牢市委赋予的时代命题和政治责任,坚持“大综合一体化”方向推进智能体城市建设,担当先锋、勇挑重担、闯出新路、形成示范,书写发展崭新篇章,为平安郑州、幸福郑州、创新郑州、智慧郑州建设贡献中牟力量。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邓梓昆 徐少杰 


统筹:赵青
编辑:王洋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