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2025年主汛期安全度汛,中牟新区水利局统筹部署防汛体系,聚焦“七下八上”关键期,以“五预联动、全域布防”为核心,落实“123、321”防汛机制,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水利设施平稳运行。

硬核备战:队伍物资双保障

备战“4+7+1”防汛梯队(4支内河突击队43人、7支应急队260人、18人专家组),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带班和值班制度;储备抽水泵车、挖掘机、铲车等抢险机械27类,砂石料1.9万立方米、编织袋10万条、救生设备880套;竖立警示牌300余块,悬挂安全条幅150余条,喷写安全警示字样3600余处;修复堤防裂缝8处、闸门密封缺陷12处、更新启闭机关键部件15套,加固防护网1100米,清理河道垃圾20余吨,疏通渠道20.6公里。

智慧防线:科技巡查双轨并行

依托“五预”系统(预报、预判、预警、预案、预演)实现汛情24小时智能监测,联动气象、水文部门发布“131631”分级预警(提前3天研判、1天预警、1小时临报);建立“人工+智能”双巡机制,累计巡查河道600余频次,出动巡查人员1400余人次,覆盖河道170余公里、水域1500平方公里,排查整改隐患险点14处,更新警示牌420余块,救生衣、救生圈300余套;开展灌区巡查,保养泵船3次、节制闸55次、闸门74处。

全民守护:应急避险双线联动

严格执行“五停”措施(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明确民生保障单位豁免清单;开展防洪宣传3次,发放避险手册1000份;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守,预置抢险队伍10支,配备橡皮艇2艘、抽水泵2台,确保“备足备齐、随用随调”。中牟新区水利局将持续紧盯河道行洪安全,以底线思维筑牢“金标准”防线,守护区域安澜。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李明鑫 范辉 马宁宁 刘欢 杨国珍 文/图


统筹:赵青
编辑:王洋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